首页»版块 兴趣街区 荣耀电竞堂 贪吃蛇10亿分挑战传说:40岁大叔30年的挣扎

贪吃蛇10亿分挑战传说:40岁大叔30年的挣扎

[复制帖子标题和链接]

7811

打不死的泡泡 城市部长  发表于 2016-11-5 20:09:53 属地未知 来自:浏览器
在诺基亚统治手机市场的时候,每款机型上都装有一个叫《贪吃蛇》的游戏,特别是单色屏幕机型里的那款,当年不知道伴随多少人度过那些寂寞难耐的时光。
诺记机型上必装的游戏“贪吃蛇”
不过本文所要讲到的《贪吃蛇》不是手机版,而是发售于1982年的街机版,原名叫做“Nibbler”。制作它的公司名叫Rock-Ola,原本是做点唱机成名的,做街机纯粹是副业,有限的几款游戏在市场上的接受度都不高,唯独这这个贪吃蛇是其中名气最大的一款。理由很简单:它是史上第一款,也是当时市场上唯一一款计分达到9位数的街机游戏。
9位数意味着这款游戏可以达到惊人的10亿分记录,让它受到了当时一些街机玩家的瞩目,相比当时名声大很多的诸如“吃豆人”(Pac-Man)、“大金刚”(Donkey Kong)百万级别的分数而言,“10亿”这个数字充满了魔力,好像珠峰一样等着有人来挑战。
街机版不仅是彩色,而且正确的画出了那条“蛇”
结果经过30余年,只有4个人获得成功,其中有人到了40多岁的年龄还依然执着不休,一个围绕着贪吃蛇街机版10亿分大关和世界纪录的故事就此产生。
双子银河记分榜
奥塔姆瓦位于美国爱荷华州,是个只有42平方公里,人口2万5000人的小县级市,这里有一家名为“双子银河”(Twin Galaxies)的街机厅,老板叫做沃尔特·戴(Walter Day),他同时还兼任游戏裁判一职,负责认证并登记各类街机的最高分记录,这些记录最终衍生出了“双子银河记分榜”。
沃尔特·戴和他的双子银河记分榜
从双子银河机厅里诞生出了很多名噪一时的街机玩家,相继产生了很多热门作品如吃豆人,大金刚,小叮当(Dig-Dug)等的高分记录,所以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美国街机盛行时期,双子银河是当之无愧的明星,于是时任市长公开对外宣布,奥塔姆瓦是“世界电子游戏之都”。
“世界电子游戏之都”的中心,双子银河街机厅
1982年,Rock-Ola公司的“贪吃蛇”街机推出,9位数的积分设置顿时引起了玩家们的注意。
但对于很多人而言,“贪吃蛇”的10亿大关显得很难突破。主要理由不是难度,虽然这个游戏比在贪吃蛇领域里来讲,速度上要快很多。重要的是这款游戏似乎允许玩家无限地玩下去,不会出现像“大金刚”,“吃豆人”等一到第255关就强制停机的“Kill Screen”,这就意味着要打破10亿分的记录,需要你不停的玩下去。当时市场内也有几款类似的游戏,圈内管这类游戏的挑战叫做马拉松。
255关时吃豆人的Kill Screen
问题就在于10亿分的马拉松挑战,需要大量的时间。
首个挑战的人出现了,他叫做汤姆·朝木(Tom Asaki),是当地有名的玩家,他来挑战引起了开发商Rock-Ola的注意,开发商决定无论是谁先突破10亿分的大关,就免费赠送一台“贪吃蛇”一台,此举增强了朝木挑战的决心。
1983年5月27日,在经过长达40个小时的马拉松之后,他获得了前所未见的8.38亿分,虽然挑战失败,但这已经创造了该游戏当时得分最高的记录。
没有气馁的朝木很快又进行了第二次挑战,却因为一个意外的原因导致挑战终止。游戏设定每过4关即奖励一条生命,所以这次挑战他决定尽可能的积攒生命,结果在获得第128条命的时候被强行归零,强制结束。
原来这是游戏程序上的一个漏洞,设计师为“贪吃蛇”设定的生命上限为127,128为负数,到达这个数字生命自动归零。这个设定从理论上来讲已经足够奇葩,但原本的理由更让人哭笑不得:设计师根本就没想到有人能拿到这么多生命。
这个发现对挑战者来说是个好消息,因为这个设定玩家可以在积攒够一定生命数后,让贪吃蛇绕着迷宫转圈,等到关卡时间限制结束来消费生命。25-30条生命大约能换来10分钟左右的时间,玩家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去进行休整,虽然不能睡觉,但起码如厕的时间有了,只需要额外计算下自己的生命数量来选择休整时机即可。
不过朝木并没有因为这个发现而获利,在此后的两次挑战失败后,他放弃了成为破10亿分大关第一人的希望。
朝木放弃贪吃蛇挑战还上了本地的新闻
但在朝木第二次挑战的时候,吸引到本地另一位喜爱游戏的年轻人的注意,这位年轻人发现这个自虐倾向严重的挑战,居然可以引起这么大的轰动,有这么多人在厅里围观,激发起了他挑战10亿分大关的热情。
这个年轻人叫提姆·麦克维(Tim McVey),此时的他还不知道今后近30年的时间里,他和这款贪吃蛇游戏的联系会变得异常紧密。
麦克维的10亿分挑战
时年16岁的麦克维是奥塔姆瓦本地土生土长的少年,家境并不富裕,所以用一枚代币玩一整天游戏就成了他努力追求的目标。喜爱游戏的麦克维之前从没接触贪吃蛇,他先是频繁的练习,然后试图进行挑战,可惜前6次均告失败,但对于这款游戏的心得也越来越多。
16岁的提姆·麦克维
1984年1月15日下午14点左右,再次调整好状态的麦克维在双子银河街机厅开始了他的第7次挑战,这一次进行的非常顺利,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分数的积累,前来观战的人也越来越多,到了分数超过9亿的时候,机厅老板兼裁判沃尔特打电话给当地电视台,告诉他们贪吃蛇的10亿分大关可能会被突破,电视台的人闻风而至,开始拍摄,试图记录下这个瞬间。
麦克维在受到摄影机的打光,嘈杂的人群,和几十小时没合眼的疲劳影响下,最后的冲分阶段频频失误,到9亿9000万分的时候,他只剩下了6条命。但这些外在因素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他的神经,挤出了他最后的一点精力。
1月17日上午10点45分,贪吃蛇街机版的10亿分大关被第一次突破。
现场一片沸腾,无论是电视台的人,旁边观战的机友,还是沃尔特都为这次马拉松挑战成功感到激动万分,唯一没有兴奋起来的是麦克维本人,10亿分突破的瞬间他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这座大山终于翻了过去,心力俱疲的他很快就放弃了更高分的追求,他转身走出了街机厅。挑战时间为44小时45分钟,最后记录是10亿又4万2270分,这时他的游戏里还剩下10条命。
麦克维创造纪录后本地电视台进行报道
回到家后的麦克维直喊饿,但还没等**妈给他做好饭,他就睡死在床上,等到睡醒的时候已经过去了38个小时。
事后开发商Rock-Ola按照约定送给了麦克维一台崭新的贪吃蛇机台,沃尔特代表“双子银河记分榜”发布了首位突破贪吃蛇以及街机10亿分大关的认证,以及10亿(具体为1,000,042,270)分的世界纪录奖状。
作为“世界电子游戏之都”,奥塔姆瓦政府也毫不吝啬,市长向麦克维颁发了城市之钥,并宣布颁奖当天1月28日为蒂姆·麦克维日——游戏玩家获得政府制定节日的待遇,这也是历史上头一回的创举。
沃尔特·戴赠送麦克维纪录认证
奥塔姆瓦市长赠送城市之钥
这台奖励来的贪吃蛇街机并没有在麦克维家呆多久,很快他就因为缺钱将这个摆在家里很碍事的机台卖给了双子银河隔壁的另一家机厅,据说只换了价值50美元左右的代币。作为世界纪录创造者,经历过7次共上百小时挑战,家境又不富裕的小镇居民,这种行为可以理解,可惜一个拥有历史见证意义的“奖杯”就这么被处理掉了。
此后麦克维并没有获得更多的关注,除去他本人外形不够亮眼,难以被媒体用来“宣传”之外,他获得声誉的游戏在当时是个冷门,其他玩家有《吃豆人》、《大金刚》这类名声响亮,又能“自动终结”的游戏可以反复挑战,而贪吃蛇的马拉松挑战对玩者本身的折磨实在太过残忍,自从10亿分记录被打破之后,再没人愿意进行这种噩梦般的挑战。
于是麦克维如同其他本镇居民一样成长,工作,结婚,他依然喜欢玩游戏,只是换成了诸如Xbox360这样的现代主机,直到2008年他已年满40岁的时候,他都一直认为自己是贪吃蛇最高分的记录保持者。
然后突然他听到一个叫恩里克·扎内蒂(Enrico Zanetti)的名字。

评论1
打不死的泡泡 城市部长  发表于 2016-11-5 20:10 属地未知 来自:浏览器
耐心不够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简体中文 - China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