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版块 品牌专区 荣耀制噪者 【最美家乡】烟雨江南,小家碧玉周庄

【最美家乡】烟雨江南,小家碧玉周庄

[复制帖子标题和链接]

9680

荣耀粉丝17463190  LV9  发表于 2016-12-24 16:21:43 属地未知 来自:浏览器
如果说小安对南方最感兴趣的地方是哪,一定就是周庄和乌镇。今天就带大家走进小家碧玉周庄~



   周庄古镇位于江苏省昆山市西南隅,东经120°53′,北纬31°14′处。东南与上海市青浦县的商塌为邻,西南与吴江市的莘塔接壤,东北与锦溪镇相衔,西北与吴县的淞南相望;为昆山、吴江、上海三市交界处。周庄镇60%以上的民居仍为明清建筑,仅0.47平方公里的古镇有近百座古典宅院和60多个砖雕门楼,民居古风犹存,还保存了14座各具特色的古桥。著名景点有:沈万三故居、富安桥、双桥、沈厅、怪楼、周庄八景等。是中国水乡文化和吴地汉文化的瑰宝。

    周庄镇旧名贞丰里,周庄地域春秋时期至汉代有“摇城”之说,相传吴王少子摇和汉越播君封于此。西晋文学家张翰,唐代诗人刘禹锡、陆龟蒙等曾寓居周庄。

    据史书记载,北宋元佑年间(1086年),周迪功郎信奉佛教,将庄田 200亩(13公顷多)捐赠给全福寺作为庙产,百姓感其恩德,将这片田地命名为“周庄”。1127年,金二十相公跟随宋高宗南渡迁居于此,人烟逐渐稠密。

    周庄元代时属苏州府长洲县。元朝中叶,颇有传奇色彩的江南富豪沈万三之父沈佑,由湖州南浔迁徙至周庄东面的东宅村(元末又迁至银子浜附近),因经商而逐步发迹,使贞丰里出现了繁荣景象,形成了南北市河两岸以富安桥为中心的旧集镇。到了明代,镇廓扩大,向西发展至后港街福洪桥和中市街普庆桥一带,并迁肆于后港街。明代中期属松江府华亭县。

    清初复归长洲县,居民更加稠密,西栅一带渐成列肆,商业中心又从后港街迁至中市街。这时已衍为江南大镇,但仍叫贞丰里。直到康熙初年才正式更名为周庄镇。

    清雍正三年(1725年),周庄镇因元和县一分为二,约五分之四属元和县(今吴县市)。五分之一属吴江县(今吴江市)。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江苏巡抚陈文恭将原驻吴县角直镇的巡检司署移驻周庄,管辖澄湖、黄天荡、独墅湖、尹山湖和白蚬湖地区,几乎有半个县的范围。周庄由原来小集迅速发展为商业大镇,与江南富豪沈万三的发迹很有关系。沈万三利用白蚬江(即东江)西接京杭大运河,东北接浏河的优势,出海贸易,将周庄变成了一个粮食、丝绸及多种手工业品的集散地和交易中心,促使周庄的手工业和商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最突出的产品有丝绸、刺绣、竹器、脚炉、白酒等。

    近代柳亚子、陈去病等南社发起人,曾聚会迷楼饮酒吟诗。1949年5月8日,周庄解放,归属吴江甪直区。1950年把镇西原属吴县部分划归吴江,结束了两县分治的状况。1952年以后,周庄镇归昆山县(今昆山市)管辖。

歌词:
烟雨江南,小家碧玉周庄,
古老水乡,相依上海苏杭。
依河成街桥街相连,
小桥流水,家家飘芬芳。
唐风宋雨斑驳了老街古巷,
秦时明月静照着黛瓦白墙,
红灯笼映红水中夜,
浆声摇碎了粼粼波光。

四面环水,舟楫来来往往,
临河水阁,河埠雕梁画廊。
过街骑楼穿竹石栏,
古朴优雅,水乡美名扬。
杨柳清风拂绿了沿河风光,
杏花春雨轻敲着临街小窗,
陈年酒醉倒了八方客,
温馨的水乡赛过天堂。
更多好听好玩,就在音乐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简体中文 - China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