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在跑步的健身者心里都有一个梦,那就是终有一天能驰骋在马拉松的赛道上,体验跑者的终极荣光。那么对于一个普通跑者来说,这是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呢?大部分普通跑者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科学训练,最终是可以完成马拉松的。成绩有快有慢,但完成几乎是没有问题的。很简单,马拉松不是一项考验大家运动天赋的运动,比如爆发力,二是考验大家耐力的运动,这种能力是可以后天训练出来的。
但这不意味着每个人想去跑就能跑下来。毕竟马拉松是相当考验体力的运动,同时也是考验意志力的运动。只有这两点都储备充足了,才有机会。 普通跑者怎么才能跑下来呢?一定要做好充分的训练计划和分解目标。 首先建议没跑过马拉松的跑者第一个目标不是全程马拉松(42公里),而是半程马拉松(21公里)。先易后难,当你跑过一个半程后,你就会觉得全程不再遥不可期。 其次,最重要的事情,不断增加跑量。在日程训练中,设定好目标,比如3公里、5公里、8公里、10公里、15公里、20公里、30公里这样的阶梯目标。当你一个个征服阶段目标的时候,你会突然发现你离重点已经很近了。只要你一次的跑量达到了15公里,那你可以很自信地去参加半程马拉松了;当你一次跑量达到30公里,那就放心去参加全程吧。 再一点,马拉松的训练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配速,不能太快,否则后半程乏力就功亏一篑了。速度要慢到多少呢?半程的关门时间是3小时,也就是说只要8.5分钟一公里的配速。跑步的人都应该知道这个速度有多慢吧,有些走路就能达到这速度,而你的日常训练中,速度还可以比这个更慢一些。一般跑马的最佳速度可以用这个状态衡量:你跑的时候可以轻松和旁边的朋友唠嗑或者轻声哼唱自己喜欢的歌曲。一定要慢,慢,再慢。 最后一点,要时刻记得,马拉松训练中,你挑战的对象永远是你自己。不要和别人比,大家基础不一样,比较毫无意义。你一定要和自己比较,和昨天的自己比,和上月的自己比。一步一个脚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