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忘记过了 于 2018-8-17 12:22 编辑
Hi,大家好,欢迎再次与大家分享知识。上次话题讲到了明治维新后的腥风血雨,本次话题我们就讲明治维新前的腥风血雨,去了解那一段日本人是如何走向明治维新之路的历史。
自庆长5年(公元1600年)德川家康在关原之战中击败石田三成后,过了三年,德川家康建立江户幕府。随后的二百年,除了几场比较著名的战役(大坂冬之阵、大阪夏之阵、岛原之乱)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处于和平年代。德川家康在设计基本制度时,考虑到日本各阶层的成分,并根据这些成分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从天皇到平民都有着具体的约束,因此也保证了德川幕府的稳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这些规章制度才成型,可以说,如果不出现外乱的话,德川幕府还是可以维持其统治的合法性。
意外总是给予人意想不到的惊喜,出乎意料地让人突然。嘉永六年(公元1853年),一次突如其来的“来访”震惊了日本社会上下阶层。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领四艘军舰抵达日本江户湾,这一到访不打紧,将岸上的渔民全都吓坏了,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大的战舰,而且他们不敢相信这是用铁做的战舰。他们匆忙将事情的经过告诉给了管辖的长官,通过层层上报,时任德川幕府的将军德川家定得知此事也十分慌张,他召集家臣商议此事,在经过一番讨论后决定迎接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
佩里准将在这次见面中赠送了代表近代文明的高科技—一辆火车模型和电报机,为了作为回报,德川将军派出几位力士抬着回赠的大米到军舰上。这样的实力差距让日本社会炸开了锅,不少幕府下的藩士开始寻求变革社会之路。以吉田松阴为首的开国派人士开始在日本社会流动,培养出大批的倒幕派人士和攘夷派人士,为日本明治维新打下了人才基础。
德川幕府经过这次“黑船事件”后统治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原本沉沦在德川幕府下的天皇和大名都纷纷抬头,争夺掌控国家的话语权。德川幕府被迫无奈只能让天皇和大名参与国家的政事,由此可见德川幕府开始走下坡路。为了自身的利益不受损以及不让其他势力干预内政,大老(德川幕府下的职称,负责幕府的重要事务,相当于丞相)井伊直弼实行了严厉的打压,对攘夷派人士进行疯狂的迫害,同时在政坛上争夺幕府的话语权,限制幕府的独裁,一时间德川幕府的统治也有了起色,但这样的做法只会让人对德川幕府更加厌恶。没过多久,江户发生“樱田门外事件”,大老井伊直弼遭到攘夷派人士刺杀,这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落幕,德川幕府再也爬不起来了。
随着日本逐渐接受开国这个事实后,以长州、萨摩为首的大名纷纷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引进大量外国火炮枪支,建立炮台防御外国入侵。但大名下有不少人士是持“尊王攘夷”的思想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少在日的外国人都遭到了攘夷派的暗杀,这让外国领事非常恼火,一次次地向幕府谴责索赔,幕府只好掏钱了事。不久之后,发生了一起更大的事件让所有人都吓傻了。
1862年9月14日,神奈川县发生了一起突发事故,四个英国人骑马在东海道上行走,遇上了一队来自萨摩藩的队伍,这支队伍正是奉朝廷之命向幕府传达攘夷的旨意。在相遇过程中,因为这行英国人不懂得日本当地的礼数:平民见到武士要在路旁下跪,惹恼了萨摩藩藩主,进而发生冲突。这次冲突造成了一死两伤。英国方面得知此事十分震怒,就此事要求萨摩藩赔偿并被萨摩藩以炮击的方式拒绝,于是派出英国皇家海军炮轰萨摩藩,最后的结果是萨摩藩向幕府借钱赔偿了事,并且这笔款项在随后五年也没有还给幕府。史称“生麦事件”
日本上下在经过这次事件后对德川幕府表示失望,不少攘夷派转向了倒幕,一时间日本朝野兴起了倒幕的风潮。1865年,长州藩藩士高杉晋作夺取长州藩政权,并且秘密开港倒幕,与远在九州萨摩的萨摩藩结成军事同盟,共同倒幕。幕府不希望长州藩对自己构成威胁,遂先后发动了两次“长州征伐”,都以失败告终。1867年,支持幕府攘夷的孝明天皇驾崩,明治天皇登上皇位,倒幕联盟借此机会举兵倒幕。
同年11月,天皇下达讨幕密旨,得知此事的德川庆喜知道统治天下的合法性已然丧失,决定以退为进,宣布“大政奉还”,将名义上的统治权交还给天皇。但萨摩、长州等倒幕联盟并不甘心就这样了结此事,他们希望彻底推翻幕府。与此同时,天皇宣布《王政复古号令》,要求德川庆喜废除幕府,辞官纳地,德川庆喜当然不干了,反悔拒绝承认《王政复古号令》,倒幕军于是出兵京都,与幕府军于鸟羽伏见地区相遇,展开一场大决战。
这场决战决定了日本历史的走向,推动了日本明治维新进程向前推进。最终,倒幕军击破幕府军,德川庆喜慌忙逃回江户,以倒幕军胜利告终。
德川庆喜逃回江户后,思前想后决定废除幕府,辞官纳地,和平交出江户城,德川幕府就此终结。但戊辰战争才刚刚开始,仍有不少支持幕府的大名负隅顽抗,因为幕府倒台他们将什么都没有了。故此,新政府军花了一年时间在会津、箱馆、北海道等地作战,1869年6月27日,新政府军攻占幕府残余势力盘踞的最后的据点五棱郭,戊辰战争宣告结束,日本走向了明治维新的新道路。
日本社会经过了16年的时间取得了明治维新的成果,实属不易,用血与刀创造了一个明治时代,日本从此走向富国强兵之路,他们用惨痛的代价证明了革命的必然性与曲折性。相比之下,同时期的清帝国仍然是处于麻木状态。虽然引进了大量的西方器物,学习了大量的西方科学,但总体而言,整个国民素质还是落后于时代的。这样的状态,导致了几十年后,日本与清国在黄海上、在朝鲜战场上的决战的命运的胜利归属,尽管清国拥有先进的装备,但仍然打不过一个东洋小国。当时的西方强国都看好清国,认为清国是当时东方世界中最为强大的国家,清日战争打完后,发现清国原来是条虫,变本加厉地欺压清国,掀起了一番瓜分清国的狂潮,我中华民族从此走向了万劫不复之路。
看完了日本的明治维新之路,我国应该从中学习到国民精神尤为可贵,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体现了其实际国力。若一个国家国民素质低下,愚昧麻木,不足以鼎立于世界强国之中,吾国人民应悉知此。吾国之强盛,还看吾国之十四兆人民之精神!!
本期话题就到这里,希望大家支持,下次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