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版块 荣耀互联网服务 应用市场 汉语字典专业版 每个不同的名字,都是不一样的我

每个不同的名字,都是不一样的我

[复制帖子标题和链接]

320

荣耀粉丝12511846  LV10  发表于 2019-1-3 21:15:21 属地未知 来自:浏览器
她是一名女子,却喜欢身着男装,戴方巾,以“儒士”的身份赋诗填词,抚琴作画。

她是一名风尘女子,流落烟花巷,却用毕生的力量追求爱的自由与尊严。

她生在乱世,却做了民族的铮铮铁骨;在人人媚俗的时代坚持自我。

她一生用过十多个名号,伴随着这些名号的演变,是她波澜壮阔的人生旅途,是她深刻而丰富的爱情之路,也是她反抗自身命运的绚丽华章。

每个不同的名字,都是不一样的我

01 杨家有女名云娟

人生的路上,遇到无数的事情,其中多数非自己所能选择,比如出身。

杨云娟,就是后来名重历史的柳如是的第一个名字,第一个名字自然来源于父母。

“云娟”在明代的江南是相当流行的女孩子的名字,寄寓了父母对女儿朴素的美好祝福。

从“云娟”这个极为常用的名字看,她的父母可能只是普通百姓,文化修养并不高,而且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便去世了。

从此,小云娟流落江湖,开始颠沛流离的坎坷人生,她先被一家妓馆“归家院”的老鸨买来做婢女和“瘦马”,给客人端汤送水,扫地擦桌,洗衣做饭,服侍主人。

然而,杨家有女初长成,天生丽质难自弃。云娟稍稍大了些,身形娇小玲珑,眉眼细腻,婉转风流,渐渐有了佳人潜质。

老鸨把这一切看在眼里,也正式把云娟列入“瘦马”排行版头条,所谓“瘦马”,就是妓院里的佳人潜力股。

这些人面貌姣好但出身贫苦,妓院会把这样的人单独培养,教给她们琴棋书画。待她们长大成人或卖于官商作妾,或成为青楼头牌,老鸨则从中牟利。贫女瘦弱,故以‘瘦马’名之。

逍遥感石腴,至神无常移。
昔时缟带间,明月何陆离。
迄今万余里,不敢忘初时。

——柳如是 · 拟古诗《冉冉生孤竹》

云娟师从当时的名妓徐佛,刻苦学习吟诗作画的基本功,学业之路万分辛苦,这些高雅的东西带给她的是沉甸甸的生存责任。

虽然孤独,虽然凄凉,虽然是一颗‘孤竹’,但坚韧不屈。成为‘瘦马’,这是杨云娟第一次命运的转折。
每个不同的名字,都是不一样的我


02 故相爱妾杨朝云

十一岁的云娟亭亭玉立,可爱灵巧。不久,就被风流好色、业已罢官回乡的宰相周道登收为婢妾,并为她改名为“朝云”。

朝云,是北宋大文豪苏轼的爱妾,一句“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令后世多少有情人感慨万千。

做过宰辅的周道登自然也不例外,他希望改名后的云娟可以像王朝云一样,为自己带来晚年的慰藉。

于是,杨朝云正式走进周家大院,周道登就是她第一个男人。

周道登十分宠爱朝云,经常把她抱在怀里教她文艺,指点她的诗文。周家藏书颇丰,朝云也因此有机会博览百家学说。

仗着周道登的宠幸,朝云远比周家其他侍妾清闲,除了文学,周道登还时常对朝云论及朝中掌故,晚明的政治风云。这对开启朝云的心智和性情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启蒙作用。

那么,受宠的朝云爱不爱周道登呢?问一个十一岁的孩子爱不爱大她三、四十岁的爷爷辈的人,是件很滑稽的事。

可以想象,幼年缺爱的朝云面对一个大她如许之多的男人,只能是一种父爱般的温暖,那是一种可以依靠,可以被娇宠的小女儿的心理。

她对周道登,只能是敬畏,像女儿敬畏父亲一样,当然也有一种娇嗔,那也是女儿对父亲般的撒娇。

而周道登,就像把玩一个别致的瓷娃娃,朝云再好,只是他晚年罢官失意后的一种安慰,手里捧着,心里乐乐。

好景不长,万千宠爱及一身的朝云还是被周家其他女人构陷诋毁,总之,周道登死后不久,杨朝云为周家妻妾所逼,再一次流落坊间。

杨花飞去泪沾臆,杨花飞来意还息。
可怜杨柳花,忍思入南家。
杨花去时心不难,南家结子何时还?
杨白花,
不恨飞去入闺闼,但恨杨花初拾时
……

——柳如是 《杨白花》

人生就是这样,即使你不是一个坚强的人,但,有些时候,你必须坚强。

经历了被诬陷被驱逐被流落的人生之后,杨朝云终于站起来,这一年她十四岁。

每个不同的名字,都是不一样的我

03 苏州名妓杨影怜

饱尝为人姬妾的耻辱之后,杨朝云决定入青楼做艺伎。

为了开始新的人生,杨朝云取李商隐“对影闻声已可怜,玉池荷叶正田田。”诗中的两个字,改名杨爱,小字影怜。

孤身飘零,举目无亲,对影自怜,这便是杨影怜人生的开端。

影怜在苏州正式持业,以“故相下堂妾”独张艳帜,与江南名流诗酒唱和,酣歌醉舞,极尽风流潇洒之韵事,文人皆以一睹影怜真容为平生快事。

晚明的天下,大厦将倾,风雨飘摇,一些不满朝政,志在革新的文人学士们结党营社,吟诗作赋之余,抨击时弊,议论朝纲,成为晚明一道靓丽的风景。

这样的时代氛围刺激了影怜骨子里的侠义和救国情结,得益于周道登对她初步的政治启蒙,影怜很快就对时政敏感起来,这些因素驱使她与这帮结社的文人学士越走越近。

松江‘几社’就是当时吴越地区影响力颇大的结社组织,杨影怜和诸多松江几社才子交往,这些才子有的成为了她的情人,有的只是文友,有的则是至交,而其中,一个叫李待问的书法才子,尤其让人扼腕叹息。

李待问名义上是影怜的书法老师,影怜因为李待问的教导,书法技艺大有长进,对他颇为感激,不过,也只是止乎于礼的朋友之交。

然而,于李待问而言,心情却很复杂,他对影怜有一见倾心的爱慕,却因为自己老成持重的性格未能表白,看着同为几社才子的宋征舆与影怜越走越近,他只得把自己的单相思埋藏在记忆深处。

最后分别的时候,李待问赠影怜一枚刻有‘问郎’的玉石印章留作纪念,此后十余年,影怜一直把它珍藏身边。

直到十年后,影怜当众将玉篆归还,彼时,杨影怜已经不复存在,还他玉篆的是已经改了名字的当朝尚书夫人柳如是。

除却巫山,徒留曾经沧海,空负一段似水流年,伊人已不是那年的伊人。



04 风雨松江爱情路

有人开始写出一首又一首情诗,送给影怜,才女的情思被他挑动地心旌摇荡。

向她发起爱情攻势的这个名士叫宋征舆,为词派“云间三子”之一,江左名流,青年才俊。

一个寒冷的冬日,在松江白龙潭,影怜从梦中被征舆的喊声惊醒,她撩开船帘隔着岸边望见他孤零零地站在一株柳树下,正向她招手,呼喊着上船。

影怜令人传语:“宋郎且勿登舟,若郎有情,当跃水中等待!”征舆年少情痴,一头跳进冰冷的潭水。

影怜见状,怜惜不已,忙请舟人将他救出,握住他冰凉的手,将他拥入怀中。这段“龙潭试情”的佳话一时被传为美谈。

宋征舆每日与影怜卿卿我我,无心学业,终于被宋母所知,男人玩妓本来无可厚非,但因此耽误读书求取功名,则是家法难容。

在宋母的严加斥责和管教下,与影怜渐渐疏远,在她的一再逼问之下,宋征舆只是怯懦地解释,一切要唯母命是从。

影怜对这个胆小、懦弱的男人很失望,她虽然接受成为风尘女子的命运,但她却不卑怯。

她虽然明白自己青楼的出身没办法被世家大族明媒正娶,但也绝不会沦为男人单纯的玩物。

这一日,还是在白龙潭的小舟上,影怜为征舆弹奏古琴,一曲终了,影怜将近日官府驱逐游妓的消息告之征舆,希望征舆能够娶她回家或者公开同居,结束她游妓的身份。

宋征舆支支吾吾,竟然建议影怜离开松江暂避风头。影怜闻罢,心灰意冷,操起身边的倭刀,奋力地砍向古琴,七弦俱断。

爱之深恨之切,影怜用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这段她倾注了太多心血的感情。

然而,影怜仍然面临着官府驱逐游妓的威胁,就在此时,几社领袖陈子龙挺身而出,亲自出面为影怜解困。

作为名重当时的名士,松江举人,迫于他的社会影响力,官府对驱逐影怜的事不了了之。就这样,杨影怜开始把爱的希望转向子龙。

陈子龙果然比宋征舆有魄力,两年的恋爱长跑之后,子龙便为影怜在松江城安置一所别墅,从此才子佳人,琴瑟和鸣,好不柔情蜜意。

丝长风细。画楼前,艳阳里。
天涯亦有影双双,总是缠绵难得去。
浑牵系,时时愁对迷离树。
每个不同的名字,都是不一样的我
——柳如是 《声声令·咏风筝 》

影怜漂泊数年,终于有一片栖居之所,与爱人朝夕相对,形影不离,这爱情的滋味让她如痴如醉。

然而,好景不长,缱绻不过数月,两人便结束同居。

这一次,提出分手的是杨影怜自己。

与影怜同居,陈子龙顶着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一方面,妻子给陈子龙太多“男人的责任”,譬如照顾孩子,谋持家计。

一方面明代对举人的行为要求严苛,随意狎妓,一直被视为品行不端,会影响晋科入仕。

总之,陈子龙的日渐“疏远”不管是出于主动还是无奈,总是让敏感多情的影怜浮想联翩。

一次次的独守空闺,一次次的目送他逐渐早归的背影。纳她为妾不可能,与她长期同居又不现实。

影怜不忍陈子龙左右为难,终于态度坚决地提出分手,陈子龙默默无语,他无法让家人接受爱人,也无法从名义上给予爱人一个稳定,只能选择放手,让她自己寻找更幸福的归宿。

分手以后,他们仍然有书信往来和诗词酬唱,似乎,爱情很自然地淡化成了友情。

这时的她已经能承受这种人生的不幸了,承受人生的不幸是一种能力,来自坚强的意志,更是做人的尊严,一种超越一般事物的对生命的信仰。

怀着这种信仰,杨影怜离开了松江,结束了这里的风风雨雨。



05 青山见我应如是

经历了失恋、被抛弃的人生沉浮后,带着这些人生思索,影怜接待了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张溥。

那年垂虹相会,张溥风华正茂,一个旷代逸才,一个超凡脱俗,两人一见如故,只是张溥热衷家国政治,无暇儿女情长,与影怜仅一面之缘,但张溥的完美形象却是日后她择婿的标准。

不久,杨影怜易姓改名,取“章台柳”之典故,以柳为姓,名为“隐”,小字“如是”,则取意于辛弃疾词: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应如是。

我与青山同妩媚,颇见如是的自信与一腔的山水豪气。

这一年,柳如是二十一岁,再次从盛泽来到杭州西湖,在这里,她遇到了仰慕已久的侠义富商汪汝谦。

在汪汝谦的帮助和商业运作下,如是很快声名鹊起,慕名而来的名士络绎不绝。

在众多的追求者中,最痴情的莫过于谢三宾。

谢三宾是当朝进士,善书画,有文采,财大气粗,势力强硬,按理说,颇符合柳如是从松江回来重新制定的择婿标准。

然而,柳谢之间的感情还是未得善终,从谢三宾的角度讲,是柳如是无情弃义,在柳如是这里,却是经过大半年的考察,认清了谢三宾人品阴暗的丑恶嘴脸。

总之,柳如是毫不犹豫地与他一刀两断。

春日酿成秋日雨。
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
……
忆从前,一点东风,
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
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
与伊深怜低语。

——柳如是《金明池·咏寒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简体中文 - China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