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版块 荣耀互联网服务 应用市场 汉语字典专业版 十首纳兰词,堪问真情归何处!

十首纳兰词,堪问真情归何处!

[复制帖子标题和链接]

1360

荣耀粉丝12511846  LV10  发表于 2019-1-6 21:53:24 属地未知 来自:浏览器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一年后太子更名胤礽,于是纳兰又恢复本名纳兰成德。号楞伽山人,清朝著名词人,有满清第一才子的称誉。

王国维更是称赞他“ 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纳兰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今天,我们来欣赏他的十首经典词作。
十首纳兰词,堪问真情归何处!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是纳兰性德最脍炙人口的名句。由于这两句揭示了人与人相处普遍存在的现象,而且人们往往会在彼此感情淡漠后,极力追忆最初相识时那种最纯真、最美好的情感。

故而数百年来,这两句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逾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纳兰性德写过不少边塞词,但每每在刻画塞外壮丽风光的同时,会勾起深深的思乡之情。这首词同样如此。作者纯用白描手法,直抒胸臆,写得一气浑成,深挚动人。



画堂春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纳兰性德,用情至深,无论对妻子,对朋友,都是如此。他的词,又极凄美,故而他笔下的相思词,就显得格外动人。

这首《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即是如此。尽管妻子早逝,纳兰总觉得冥冥之中,妻子在天上看着自己。自己思念着妻子,而妻子也思念着自己。
十首纳兰词,堪问真情归何处!


临江仙·寒柳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
疏疏一树五更寒。爱它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丛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
湔裙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纳兰这首《临江仙·寒柳》被陈廷焯评为:“言中有物,几令人感激涕零。容若词亦以此篇为压卷。”他把这首词推为纳兰《饮水词》中的“压卷之作”,可见水平之高。

最后说:“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这每当西风吹来,纵然再强劲、凄冷,你看那寒柳枝上的枯叶,始终是弯弯的,像词人紧锁的愁眉一般。无论西风怎么吹,也无法吹展开寒柳的枯叶,更无法吹散作者的“眉弯”。因为伊人永远亡逝了,给词人留下难以弥补的怆痛,故而词人因强烈的思念而眉弯。

这两句,既有一种强烈的执著,又有一种强烈的悲哀。



眼儿媚·咏梅

莫把琼花比澹妆,谁似白霓裳。
别样清幽,自然标格,莫近东墙。
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与凄凉。
可怜遥夜,冷烟和月,疏影横窗。

纳兰以《秋波媚》来咏梅,词牌美,所咏之物也高雅脱俗。有一种说法,认为纳兰此词是借咏梅,来写给他表妹的一首爱情词。不过这一说法,毕竟不能坐实。

我觉得把它单纯看做一首咏物词,就极美,是一首清新脱俗的佳作。

作者咏梅,以“疏影横窗”的形象作结,画面清新雅致,余韵悠然。让人不禁想起晁冲之的《汉宫春·咏梅》“空自忆,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梅花的标格风韵,正在于“人所未知”之处,那一份清幽,那一份洒然。

十首纳兰词,堪问真情归何处!

南乡子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
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
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作者思念亡妻,再加上自己又擅长绘画,于是就想凭借记忆,为亡妻画一个画像。然而他太伤心了,人处于巨大的悲痛之中,怎么可能静下心来画好亡妻的画像呢——一片伤心画不成。

纳兰认为,人生在世,活着,就好比在梦中一样,死去了,便是梦醒了。因为妻子先去世,故而他说妻子是“梦早醒”。他对妻子说,你先从梦里醒来,而我还在人世间的大梦里沉睡。你看在深更的时候,檐前的夜雨一滴滴在檐铃上,发出凄咽之声,就好像“我”内心的哭泣一般,难以遏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简体中文 - China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