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版块 荣耀互联网服务 应用市场 汉语字典专业版 为什么“嫁人不要嫁李白”?

为什么“嫁人不要嫁李白”?

[复制帖子标题和链接]

1340

荣耀粉丝12511846  LV10  发表于 2019-1-10 22:15:54 属地未知 来自:浏览器
像白哥这样又多情又浪漫的男人,他要是放起电来,妹纸们估计是没有抵抗力的。

1
为什么“嫁人不要嫁李白”?
武器一:衣着。杀伤指数:★★

俗话说:佛靠金装,人靠衣装。像李白这样超级自恋的人对穿衣还是很讲究的!

他不追求品牌,也不追求款式,他追求的是颜色和质地。李白最喜欢的颜色是紫色,喜欢纯棉麻的质地或者是皮草。

李白不止一次在他的诗歌里提到他穿紫衣,比如有一次他在金陵(今南京)的时候曾经拿着自己紫色的裘皮大衣去换酒喝,“解我紫衣裘,且换金陵酒。酒来笑复歌,兴酣乐事多。”

李白笃信道教,他有培训班的毕业证,所以可以穿高功道士所穿的紫色对襟长袍,上面绣着日月星辰、瑞兽宝塔种种图案,头戴莲冠,脚踩云履,香雾缭绕中,好似神仙一般。

李白被称为“诗仙”、“谪仙”,除了气质之外,他的穿着也给他增添了几分仙气。

据说他早年在岷山和一个名叫东岩子的隐者学习修道的时候,在山林里养了许多奇珍异鸟。这些鸟儿一听到他的啸声,就条件反射地聚在他的身边吃食。

结果被樵夫看到李白和道长站在山林里,穿着道袍,举着手,迎着林子里万道霞光,手上、身上、胳膊上,到处都是鸟儿,他以为遇到了仙人。结果整个绵州人都在传这个八卦,说岷山上有两个活神仙,会驭鸟术。

这可真是:

翩翩美男子,飘然若神仙。群鸟永相随,清风来作伴。仙风夹道骨,魅力真无边。


(插画作者:刘旦宅)

武器二:眼神。杀伤指数:★★★

李白的眼睛很有神,有神到什么地步呢?

他有个粉丝叫魏万,曾经跑了三千多里路,就为找到李白。据他的记载是“眸子炯然,哆如饿虎”,眼珠特别亮,而且睁大的时候就像是饿虎的眼睛一样。

李白还有一个朋友叫崔宗之,他有一首诗里提到李白“双眸光照人”。

天哪!想像一下当神仙哥哥用他的又大又亮又充满深情地眼睛注视着你,那岂不是要分分钟沉醉在这醉死人的温柔里吗?

武器三:气场。杀伤指数:★★★★

李白是个气场超强的男人,你可千万不要当着他的面恭维他是大唐第一诗人,他是要和你急眼的。

在李白的心目里,他首先是一个为国分忧的政客,然后是一个仗剑走天涯的剑客,写诗?那是业余爱好,写着玩玩而已。

李白腰上佩带着一把祖传的宝剑,他自己曾在《结客少年场行》中写道:“少年学剑术,凌轹(lì)白猿公。珠袍曳锦带,匕首插吴鸿。由来万夫勇,挟此英雄风。”

李白行侠仗义、剑术超群,再强大的女人,内心都是有着被保护的愿望的。李白朗目如星、腰佩宝剑的飒爽英姿,符合了每一个女孩子内心的英雄情结。

如果,如果有像李白这样温柔多情又行侠仗义的英雄在身边陪伴,有谁,可以抗拒这样的诱惑?

武器四:才华。杀伤指数:★★★★★

也许,以上的这些还仅仅是李白的外在,那么,当你手捧这个多情男子写的爱情诗篇,总有那么一句话,会戳中你内心深处的柔软,让你为他的才华怦然心动。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长干行》里这样的两小无猜是我们见到的最纯真的爱情。

“绿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秋浦歌之十三》里这对青年男女的歌声传情,会让你的思绪和那采菱女的歌声一起纷飞。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早知相思苦,不如不相识,《秋风词》句句戳人心哪!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如此单相思的《怨情》,白哥,你都能体会的如此细腻吗?

恋人间的分离亦被你描绘的肝肠寸断:“双燕复双燕,双飞令人羡。玉楼珠阁不独栖,金窗绣户常相见。”这样的劳燕分飞,恐怕也只有元好问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可以和你相媲美了吧?

就连那杨贵妃,也会为他的文字而倾倒: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娘娘啊,您长得真是漂亮!云彩做您的五彩霞衣,牡丹是您娇美的容颜。您不是人间的佳丽,您是天上的仙女下凡啊!您的舞姿连嫦娥仙子都要嫉妒,真是盖了帽了!

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贵妃自然是美艳不可方物、俏丽惊人,然而什么样的语言会有白哥的这首《清平调》这样打动人心呢?

哦,李白,你这要命的才华!

那么,豪放飘逸的李白,会经历怎样的爱情生活呢?

为什么“嫁人不要嫁李白”?

2

时光追溯到公元727年,那时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已有两年,他在金陵散尽千金,之后来到了风景优美的安陆(今湖北安陆)。

在这里,李白邂逅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也是最动人的一段爱情。

这天,李白信步来到白兆山,山上的白兆寺更是在幽深的岩壑之上,周围绿树掩映、甘泉流长,好一个世外桃源。

正在李白流连忘返之际,只见寺庙前停下来一顶轿子,从轿子里走下来一个袅袅婷婷的女子。

接下来的桥段不说大家也能猜出来,某个富家小姐在此烧香,被白哥看上了,然后白哥跟踪她回家,找人提亲,然后他们结婚了,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不过还要补充几点:

这个富家小姐不是一般人,而是前朝宰相许圉(yǔ)师的孙女许紫烟。

李白虽然为人很侠气,虽然他已经27岁了,然而在追求女孩子上还是很羞涩的,毕竟这是人家的初恋嘛!

他找到他的偶像孟浩然给他做媒,还不好意思说,只是用手指着自己写的《望庐山瀑布》中的“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紫烟”二字,急地说不出话来。

孟浩然哈哈大笑,出门给李白提亲去了。很快,好消息传来,许家同意李白的求婚,只是要做上门女婿。

相门之女许紫烟才貌出众、性格柔顺,她和李白的结合简直是天作之合。

洞房花烛夜,许紫烟羞涩地问李白:“你为什么要娶我?”

李白用他深情地如潭水一般清澈的眼睛望着她的新娘:

“因为我对你一见钟情!”

新娘子捂着嘴羞涩地笑了:“你可真是性情中人!”

真性情的李白,酒稳安陆、蹉跎十年。这十年是他生命中最幸福的十年,他的妻子为他生下了一子一女,子曰伯禽,女曰平阳。

娇妻的温柔缱绻、儿女的弄饴绕膝也许可以把一般男子留在家中,但是李白毕竟不是一般的男子。

他自由的就像是一阵清风,天马行空。家庭的温暖没有留住李白漂泊的脚步,他经常仗剑游侠、寻师访友、干谒权贵、登高饮酒,一走就是几个月甚至几年。

不知当许紫烟和丈夫十年聚聚散散的缘分走到头的时候,她是否后悔嫁给了这样一个大唐才子。

也许,《久别离》中的这句“别来几春未还家,玉窗五见樱桃花”会告诉我们答案吧。

李白的真性情,带给她短暂的愉悦和无尽的思念。

十年后,许氏病逝。

李白,为她留下了一首《赠内》诗来表达内心无尽的内疚和愧意:

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
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



3

接下来李白经历的两段婚姻,不知是否关乎爱情。

也许是两个孩子急需有人带,也许是“真性情”的李白又一次对美丽的女子一见钟情,他于妻子去世后的第二年离开安陆,前往江南。后来东游剡(shàn)越,在当地与一刘姓女子再度完婚,举家迁安徽南陵定居。

这一年,李白39岁。

这位女子不像他的发妻那样温柔贤惠,李白认为她是典型的“宁可坐在宝马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的人,不过李白给她的待遇,估计是坐着自行车也笑不出来吧?

将近不惑之年的李白,功不成名不就,让一个妙龄女子做后妈,他仍旧日日醉如泥。

甚至在他四十二岁这一年奉诏入京的时候,他还写下了很狂傲的一首诗《南陵别儿童入京》,大家很熟悉的是那一句: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得意的李白,为了他来到长安的梦想,忽略了如花娇妻眼中的哀怨,忽略了牵衣稚子的不舍离情。

然而这首诗前面还有一句“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写诗骂媳妇儿是“会稽愚妇”,李白你也真是太辜负你身上背的那把剑了。

结局可想而知,她毫不留恋地离开了李白。

曾经她认为她找到了她想要的爱情,当李白衣袂飘飘向她走来,用火一样的热情将她的少女心点燃的时候,她为他怦然心动、彻夜难眠。

然而当青春所有的荷尔蒙都已过期,她剩下来的只有后悔和埋怨。

她走的时候哭红了眼睛说:“去你的真性情的崇高和愉悦!我只要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而已,我的要求很过分吗?”

自古文人多风流,李白也不例外。

这一年他在游鲁时与当地的一女子结婚,并生下了一个儿子颇黎,此女四年后生病去世,关于她,李白没有留下只言片语。

然而白哥在长安并不顺利,他的个性,怎么适合在朝中为官呢?

当他在朝中受权贵排挤,怀着抑郁不平之气离开长安,开始历时十一年的漫游时,他想到了他留在山东的孩子们,49岁那年,他写下了感人的《寄东鲁二稚子》。

其中有这样几句,读起来令人忍不住潸然泪下: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李白老了,尽管他的心一直年轻,然而他不能无视镜中的白发。

他想到了他那从小就爱在坐在他的腿上给他撒娇的女儿平阳,此刻应该手里折了一枝她最爱的桃花依靠在桃树边吧?

可是她小的时候,桃花都是父亲帮她摘的啊!

那个小小的人儿,为了得到一枝桃花给了他多少亲吻?而现在,她手拿桃花却看不到那个溺爱她毫无原则的父亲,眼泪一定要“哗哗”地流下来吧?

而那个咿呀学语的儿子伯禽,现在也该长的和姐姐一样高了吧?他们就这样站在桃树下,可是谁来抚摸着他们的背疼爱他们呢?

这是李白第一次为了家庭而流泪,好像把肝肠都放在油锅里煎一样。

也许,只有在骨肉亲情面前,李白的“真性情”才会是崇高的吧?

李白这样的人,不适合婚姻。他太狂傲不羁,他太放纵自己的真性情,除非有一个女人,和他有着同样的性情,陪他疯、陪他玩,不介意他饮酒,不介意他“携妓东土山”,不要求他有任何回报,欣赏他一切的一切。

这样的人,会有吗?

为什么“嫁人不要嫁李白”?

4

能hold住李白的女人,终于出现了。

就在李白“赐金放还”,和杜甫、高适游梁宋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

这是关于李白的一个很浪漫的爱情故事。

这一日,三人来到梁园(今开封)的古吹台游览,忽听得有悠扬的琴声传来,激发了这三个诗人蓬勃的创作热情,他们当时就拿来笔墨,在新刷的墙壁上涂鸦起来。

三人写毕扔掉笔哈哈大笑而去,可把这里的和尚气坏了,心想这三个人真没素质!他拿起抹布就要擦,忽然身边传来一声娇喝:“住手!这面墙不要动,一千两银子,我买下了!”

原来这就是那个抚琴的姑娘,她听见这里有人在说说笑笑,似乎是在比赛作诗,就走过来看。结果,看到了李白的《梁园吟》。

全诗借咏梁园古迹,追怀历史,抒发诗人的豪情壮志。这些诗句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她顿生仰慕之心。

李白,这要命的才华!

在他四十四岁时,遇到了这样一个奇女子宗氏。宗氏是已故宰相宗楚客的孙女,知音律、善操琴,是梁园有名的才女。她父母允许她自己择婿,当时有多少英俊公子上门求亲,都被婉言谢绝。

当时开封有句民谣:今人难娶宗室女,除非神仙下凡来!

宗氏“千金买壁”的故事不胫而走,飞快地传遍了古城。高适和杜甫高兴得手舞足蹈:“李兄是天上谪仙,这良缘应在你的身上了啊!难道你还要归隐山林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简体中文 - China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