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的、新鲜的、实用的“搞机资讯”都在这里,和所长一起去“搞ji”吧! -----最in科技所-----
2019年的寒潮正在从华夏大地慢慢褪去,而一股互联网界的风暴正波涛汹涌的徐徐袭来!最近,相信大家都被那篇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接受央视专访的视频刷屏了,像这样的专访自华为成立31年来屈指可数,看了视频的也都应该知道任正非接受采访的原因,那么今天所长就不跟大家谈这个,而来谈谈任正非背后那个巨无霸公司——华为。
开始前,先说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近日,英国权威品牌价值咨询公司Brand Finance发布了“2019年度全球品牌价值500强”的报告,华为排名再次大幅提升,凭借622.78亿美元的品牌价值从2018年的25位提升至12位,品牌价值也较去年增加63.7%,成为增幅最快品牌之一。哇!这也太优秀了!以后所长吹牛逼的底气就更足了!毕竟确实牛逼啊,怎么吹都不会破!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华为自1987年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31个年头了,31年前的华为大家可能不知道是什么样子,但31年后的华为应该是人尽皆知了。
美丽的果实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而是需要靠自己去争取。31年的努力拼搏与奋斗才造就了如今的华为,可大家不能仅仅只看到它今日的成果,还得了解了解这些成果的背后是怎么样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说不定未来在座的花粉中有人也能创办一家跟华为一样牛逼的企业。
在31年间华为单单LOGO就换了三次,风雨兼程、砥砺前行,这背后的故事就让所长好好跟大家说说吧,咱们按时间顺序一点点的说。
1987年,任正非因为做生意被骗了200万,之后从当时深圳最好的企业之一——南海集团旗下一家电子公司离职。但任总毕竟就是任总,他并没有因此而颓废自我。次年,任正非和五个合伙人凑齐2.1万元成立了最初的华为公司,当时的公司地址就在这栋居民楼内.
既然成立了公司,那肯定需要业务来养活自己,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华为做起了代理香港鸿年公司的HAX交换机的生意,并且成功赚到了第一桶金。
可赚到了钱还不够,因为在深圳向华为这样做交换机代理的公司一抓一大把,它们都需要在像鸿年公司这种能自主生产交换机的公司手下才能存活,要是鸿年公司不给你代了,呵呵,那你就凉凉了!
(1990年的深圳)
所以,咱们的任总高瞻远瞩啊,马上意思到了这个的严重性,放话,一定要搞自研的产品。说干就干,立马去华科大挖来了三位大佬,然后这三位大佬一碰头,就搞出了华为第一款自主研发的交换机——HJD-48。
交换机这玩意简单来说,就相当于现在的路由器,可以用来传输、转接电话网里的模拟话音信号,起个中转的作用。
搞出了这个玩意,华为开始慢慢就牛逼起来了,“自研”变得是一发不可收拾,虽然中间经历种种失败品,但很快又 调整好脚步,拿出了数字化趋势下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数字程控交换机C&C08
这款产品是华为真正意义上的高水准自研数字程控交换机,凭借这款产品和后来的升级换代产品,华为终于在交换机领域打出了自己的品牌。好像听着所长这样说,感觉好像做出这些事都挺容易的样子,其实不然,当年能自主研发交换机的公司不少,比如“巨大中华”。
巨龙、大唐都是国营的,中兴是国有控股的,有着邮电系统的撑腰和国家政策的扶持,在“产销一条龙”的背景下就像开了挂的存在。之外诸如上海贝尔、青岛朗讯、广东北电等都是地方和国外著名公司的合资企业,在技术上领先十几二十年。
相比之下,没有背景、白手起家的华为硬是杀出了一条血路,成为了最终的获胜者,并打造出了如今中国“自主研发”的名片。呃,华为真牛逼。
在固网时代打好了基础,到了移动通信时代华为就准备开启腾飞之路了。但刚开始,华为就遇到了一个拦路虎。
1997年9月5日,华为第一代GSM系统研发成功,并且之后投入上亿元资金加紧GMS系统的商用,可,没人买它的产品。当时,中国联通选择了CDMA制式,中国电信没拿到移动牌照,选择了PHS小灵通。这并不怪任正非,因为,这两项技术华为都曾研究过,CDMA甚至都开发出了样机,但因为CDMA的技术基本上被高通垄断,任正非不看好就砍掉了,而PHS又太过落后,华为又看不上。
仅剩的中国移动虽然选择了GMS,但国外那几家大厂:诺基亚、爱立信和摩托罗拉为了狙击华为,主动将价格降到华为不能承受的水平,就这样,华为无奈的去海外寻求发展。
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 ,自1999年华为去海外开辟业务以来,那是混的风生水起啊,最终又反杀到了国内。可这一段咱们很多喷子不是很了解,所以网上就有很多喷华为手机先在国外开发布会是为了装逼云云。
可你们也不去了解了解当时是谁将华为逼到海外去的。之后到了4G时代,华为牢牢的占据了市场制高点,把握机遇,厚积薄发,一举成为了全球第一大通信设备商(也就是基站等设备 ),也就是在那个时代,以前挤兑它的对手,也都被华为一一超过了。
最后到了现在的5G时代,相信这个就不用所长我多说了,直接成为了5G通信标准的制定者。这意味着,中国公司终于在基础通信框架协议领域有了发言权 。
就是这位大嘴,噢不是,就是这位余承东先生,带领着华为消费者BG业务(也就是卖手机和其相关产品)展翅高飞,让华为成为了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公司。
在2018年的第三季度,华为手机全球出货量已经超过了苹果,位列第二。可你知道在之前任正非曾在公司内部下过决不做手机的死命令嘛!
从现在来看,这个命令绝对是个错误,可为什么任正非会犯这个错误呢?因为当时没钱啊,首先做手机要涉及到屏幕显示、芯片、外壳、电池等等领域,门槛很高,还需要占用华为本不多的研发经费,可后来这一局面被华强北和联发科打破了。
第二,当时华为一直做的都是To B的业务,像卖手机这种To C业务,发展模式、经营理念、营销方式华为都不熟悉。所以如果当时华为盲目扎进的话,势必会分散精力,落得两头空的局面。
可到了 2.5G 时代,当大家看到像诺基亚、摩托、爱立信等拥有从终端到网络设备整网解决方案的厂商赚得盆满钵满时,任正非才意识到之前的想法真的错了。
2002年,华为开始涉及手机业务,可为时好像已晚,2003 年,GSM 市场早已被先来者占据,CDMA 也是一片厮杀,华为只能押注 3G。
可命运似乎就是要跟华为作对。2001 年,华为的 3G 设备打出了第一通电话,2004 年,国外的 3G 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可你知道国内的 3G 牌照是什么时候发放的?2009 年。八年时间,足够让 100 个华为倒闭了,所以华为又一次转战海外。
刚开始,华为推出的手机难以和竞争对手抗衡,终端部门只能靠着另一类产品勉强续命。就是下面这种数据卡,把它插在笔记本电脑上可以无线上网。
华为靠它打通了欧洲沃达丰,后来为它定制运营商手机,硬生生把 To C 转化为了 To B 业务,才勉强为手机终端业务立足了脚跟。
再后来,安卓系统诞生,手机开放联盟成立。华为成为了国内第一批加入此联盟的成员,并在 2009 年的 MWC 上展出了自己的第一台安卓手机。
在之后,也就是2011年,1993年加入华为的余承东先生开始负责手机业务的工作,别看他天天在微博上放炮,实际上业务能力还是很强的。刚上任就砍掉了 3000 万部功能机,全身心投入智能手机。
(华为的功能机)
之后又投入大量资金推动海思麒麟芯片的研发,掌握了手机最关键的技术。
之后又在2013年推出了一个互联网手机品牌——荣耀。从第一款荣耀3C的发布,到2014年全球第一款双摄像头荣耀6的出世,再到2017年成为国内互联网品牌销售量第一。让世人又看见了大嘴哥的独具慧眼。如果所长也能像大嘴哥那样,吹的每个牛都能实现那该多好啊
时间逐渐到了2018年,华为这些的努力终于长出了果实,它的厚积薄发最终让让华为手机成为国人的骄傲,站在了世界的顶端。
★★总结★★
怎么说呢,这一路走来,肯定是很艰难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同样,华为现在的所有光环,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所长还是希望华为能够踏过眼前的荆棘。
最后,所长想说,努力吧,骚年们,就像前面说的,说不定在座的花粉中未来也能创办一家像华为这样牛X的企业,毕竟,梦想还是要有的,如果人没有梦想,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呢!
=====THE END=====
今天的科技所到这就结束啦,各位粉粉对今天的主题有什么看法呢,欢迎一起来讨论,只要你的观点能吸引到所长,就有花瓣送上哦!另外各位粉粉需要什么教程,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哦,万能的所长帮你实现~
PS:以上部分内容来自公众号:好机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