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版块 智慧生活 路由 电视的未来?牛皮吹大了!什么才是电视的未来?

电视的未来?牛皮吹大了!什么才是电视的未来?

[复制帖子标题和链接]

97910

   发表于 2019-8-19 20:06:05 属地未知 来自:浏览器
本帖最后由 qq小心触电 于 2019-8-19 23:10 编辑

几年前我曾打算给华为一个建议,建议华为通过路由器,做出智能家居的“中控”,因为一是当时(包括现在)的所谓智能家居,都是散沙一盘,各自为政,所谓的智能电器,每个电器要下一个对应的APP,如果我家里有十几个不同品牌的电器,就要下载十几个APP,控制不同的电器要分别使用不同的APP,这叫智能吗?显然不是,而小米所谓的生态链,可能成功吗?也不可能,因为不可能有太多的人,所有的产品都是买你小米家的(只有极少部分死忠粉可能会),那么还是会出现一个情况,电视是小米的,手机是华为的,冰箱是海尔的,空调是格力的,洗衣机是小天鹅的,那怎么办?

解决的方案,是操作系统+传输协议,而华为是作为通信行业的巨头,技术上是很用以实现的,操作系统不复杂,尤其是针对智能家居的,只需要用到很简单的一部分功能,甚至你可以它理解为一个APP,一个简单友好的界面,界面有各个智能家居的入口,要控制什么智能家居,只要进入相应的入口,然后通过一个个开放的网络传输协议,去控制各个智能电器。而各个不同电器品牌的厂家,只要去兼容这个网络传输协议即可。

我当时的想法是通过路由器,因为路由器是连接上internet的,而智能手机也是连接到internet的,而所谓的电器可以通过WIFI连接到路由器,这样即便电器在家里,人和手机在办公室,也可以轻易的远程控制家里的所有电器。当然,现在说这个话,可能很多人认为我马后炮,确实,我当初想给华为写建议,可是又比较懒写文章,所以这事一拖一拖就这样不了了之了。今天我们就不说这个事,我们来说说所谓的电视的未来。

荣耀智慧屏在发布之前通过“电视的未来”一词引得一众媒体、自媒体争相猜测。而前两天TCL也发布了“智屏”,然后一加也宣布要发布电视了,而且还隐喻爆掉小米和华为(爆米花),然后红米也宣布要做电视了。一时间各个手机厂家冲着AIot风口争相宣布进入电视领域,传统电视厂商也不甘示弱,一个个发布新品,说自己的电视很智能。

然而,就在荣耀智慧屏发布后,很多媒体和吃瓜群众就哦了一下,这就是智慧屏啊,加了个摄像头就叫智慧屏,也没见智慧到哪里去。一些电视厂家也说,我们也有外置摄像头。还有很多厂家纷纷在电商平台改换宣传海报,到处都是智能、智慧……

什么是智慧?如果要定义为要向人一样会思考、会学习、能判断、会交互,那目前来说现在的人工智能最多只能做到一定程度上的会判断,和一定程度上的能交互,至于学习、思考基本还处在非常原始的实验室摸索阶段。这个话题我觉得还比较虚无缥缈,工程人员进行探讨是应该的,厂商拿来做宣传的噱头也能理解,对于普通大众来说还比较遥远。所以本文还是讨论一下现在能预见的十年内可能实现的智能家居是什么样,着重分析十年内的电视应该是什么样,一点带面,然后大家可以拓展一下自己的死路,思考一下我们可预见的所谓智能家居。

我们现在的电视是什么样?从屏幕材质或显示方式上来说,市面上看,主流的是LCD(液晶电视),少量高端产品是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由于OLED价格贵,并且由于存在烧屏、有机材料寿命不长等问题,我个人判断OLED应该和当年的等离子电视差不多,应该也是属于昙花一现的产品,当然在市面上存在的时间可能会比等离子长久一点,这取决于micro LED技术发展速度。看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迷惑突然冒出来的这个micro LED是什么东西,先说说LED吧,这个大家很熟悉了,就是发光二极管,大家家里用的排插的指示灯就是LED,平时大家看到的户外大屏幕广告基本都是LED屏幕(拼接),包括一些演出活动上出现的大屏幕也是LED屏幕,当然大家看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各种背景显示用的也是LED屏幕。

电视的未来?牛皮吹大了!什么才是电视的未来?
上面是一个最常见的LED显示屏


电视的未来?牛皮吹大了!什么才是电视的未来?
这是户外常见的LED大屏幕,他是通过一块块小的LED显示模组进行无缝拼接的

电视的未来?牛皮吹大了!什么才是电视的未来?
这就是一个模组(背面和正面),通过不同数量的模组可以组成大小不同的大屏幕

LED显示的优点非常明显,亮度高、对比度强(可以通过关闭灯珠而达到全黑显示)、响应快(可做到纳秒级别)、寿命长(10万小时级别)、节能等等,各方面参数完全碾压OLED,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想,OLED也是发光二极管,为什么OLED的寿命就比micro LED短那么多,这是因为OLED是有机材料做的,而micro LED是用无机材料做的。除了以上这些优点,micro LED它还可以根据客户需要进行无缝拼接。看到这里大家可能又有疑问了,既然这么多优点,为什么不应用到家庭里做为电视?

是的,现在的LED显示屏确实很多优点,但是它的“点距”太大了,大家隔几十米、十几米观看没太大问题,如果凑近到几米距离去观看,就会发现很“粗糙”了。于是人们就开始研究更细密的LED,那就是micro LED。

micro LED想象起来应该不难,无非就是吧LED做得更小,排列更紧密,但是工程上确不容易实现,想象一个小小的5、6寸手机屏幕,就有几百万个像素点,LED想做得这么小排得这么紧凑目前还是实现不了的。即便要做到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55英寸、65英寸的面积上实现4K的分辨率也是不容易的。但是这个技术发展也很快,例如三星在多个国际会展上展出了他们73英寸的micro LED电视(1080P分辨率),以及通过无缝拼接用4块73英寸的屏幕实现146英寸的4K分辨率的micro LED电视,今年还展出了292英寸(通过16块73英寸的拼接)8K分辨率的micro LED电视。并且在今年7月份宣布发货商用版的和家用版的。

电视的未来?牛皮吹大了!什么才是电视的未来?

这里有一个视频,展示了micro LED电视和拼接功能(提交网址后提示我没有发布URL的权限,无语,连我的图片也都没收了,又要重新上传、插入)


给大家介绍micro LED,主要不是为了介绍屏幕(屏幕在十年内,肯定是LCD为主,包括增强型的LED,例如海信的叠屏技术。然后OLED我认为是一个时间不算太长的过度产品,而后是micro LED逐渐走向千家万户),而是为了向大家传达几个信息,就是未来的电视,第一应该就是可以根据我们的需要,随意定制品目大小的。比如我家客厅的墙有3.9米宽,2.6米高,我就可以定制一个约180英寸的电视,也不需要像现在这样超大屏幕电视要租用起重机吊上楼,而是小块的拼接。举例说,1080P分辨率的屏幕,市场上有20英寸的、30英寸的、40英寸的,假设你要4K分辨率的,可以通过4块20英寸的组合成40英寸的4K电视,也可以通过4块30英寸的组合成60英寸的4K电视,也可以通过4块40英寸的组合成80英寸的4K电视。而你想要8K分辨率的也一样,例如用16块20英寸的组合成80英寸的8K电视,或者用16块30英寸的组合成120英寸的8K电视,或者用16块40英寸的组成160英寸的8K电视。想想客厅里整版墙都是一个屏幕,那是怎样的一种体验,不看电视的时候可以播放壁纸,那也是很美妙的一种体验。

第二屏幕和主机应该是分开的,我们不说OLED,现在普通的LCD电视都可以通过侧入式背光做得很薄,几个毫米的电视很常见,但是电视除了屏幕还有主机、音箱等部件,所以现在即便是超薄电视,绝大多数下面一截还是很厚,例如下图

电视的未来?牛皮吹大了!什么才是电视的未来?

这种形态的超薄,其实没太大意义,无论是从审美角度还是实用角度来说,可改进的空间还是非常大的。例如拿音箱来说,通常电视所带的音箱,由于体积受限,很难做到较好的效果,所有才有厂商尝试把音箱独立出来,这样既可以把音响的效果做得更好,还可以让电视更薄。进一步讨论,我们会发现目前常见的LED大屏幕,屏幕是单独的,控制器和音箱也都是单独的,屏幕只负责显示。所以小米推出壁画电视,也是往这个方向上的一种尝试

电视的未来?牛皮吹大了!什么才是电视的未来?

所以,我个人因为,未来可预见的十年内电视应该是一块单独的显示屏幕+电视主机+音响这种形态,这种形态有很多好处:

1、方便升级。大家知道,目前绝大部分智能电视使用的是安卓系统,大家应该都接触过安卓手机,手机用久了容易卡,性能跟不上,新出的APP、游戏可能对手机性能要求会更高,所以很多人一两年就换一次手机。但是对于电视来说,一两年换一次电视,我觉得不太现实,而且也不划算。因为电视屏幕很大,电视屏幕的价格站到电视总价格的比例很大,而大多屏幕用个十年、八年不成问题,如果是一体式的电视,一换电视,就要把屏幕一起换了,这显然很浪费。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屏幕和电视主机分离,和音箱分离,对升级是有很大好处的。

2、美观,这无需多言了

3、功能更好,效果更好。因为分离了,例如音箱,设计的时候对空间的限制就会放宽许多,可以更容易做出音质更好的音箱。电视主机也一样,空间限制放开后,可以把布局、散热做得更好,也可以上性能更高的硬件(以CPU为例,在同样技术前提下,实现更高的性能,发热会更大。ARM设计的时候,更多的是考虑节能,所以被大范围的应用在类似手机这种对节能要求较高的产品上,而电视相对来说对功耗要求并不敏感,如果有市场足够的需求,ARM完全可以开发性能更高的CPU)。

其实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什么?我这几天看过几篇报道,其中一篇报道说法国收视调查公司Eurodata TV Wordwide在2018年的一份调查,中国用户品骏每天只会花2小时2分钟看电视,而美国人平均每天要花4小时3分钟看电视。作者的观点是差异或许在于内容和交互,美国用户会觉得想netflix那样的内容在手机或者平板上看简直是一种亵渎高品质的内容,但中国没有netflix,没有《权利的游戏》。这个理解或许有点片面,但是有一定道理。想想在十几年前,还没有智能手机的时候,大家回到家里的娱乐,有多少种选择?因为没有太多的选择,所以电视称为许多人回到家里后的一大消遣。

而现在为什么很多人回到家里不怎么看电视了,而是抱着一个手机?手机从观感上来说,因为屏幕小,所以观看体验并不会比电视好(而且很多人还容易由于观看习惯不好,例如躺在床上看,或者离眼睛太近,对眼睛造成伤害),通常声音效果也如电视好(大多人在家里的时候带耳机比较少,如果以带耳机来说,电视也可以外接好的音箱),但是为什么这种不如电视好的体验,却更能抓住人?最主要的原因我想大家已经想到了,那是因为内容丰富和使用的方便。

内容足够丰富的话,大多数人们是可以忍受一些不太好的体验,手机上可以很方便的浏览网页、刷抖音、聊微信,而电视在大多数人的眼里,也仅仅是用来看电视而已。虽然智能电视的出现,有一些电视也可以刷抖音,也能够安装浏览器看网页,但是使用起来并不方便。很多电视厂商虽然用的是安卓的系统,但是人为的设置了诸多限制,例如不能随心所欲的安装APP,这就造成了在手机上可以很方便使用的功能,而电视上却不能实现,或者实现起来很麻烦,交互性不好。

所以如果电视厂家能解放思想,放开限制,有开拓性的目光,就要紧跟时代的潮流,否则传统电视的路子只会越走越窄。大家想想看,手机以前只是用来接打电话的,最多加了个短信的功能,手机的正式名称也是“移动电话”,手机不过是大家的速成而已。如果手机当初没有在智能化的浪潮里跟上时代的脚步,而是只在通话上下功夫,那通话体验在要,音质再强,它也只是一部电话而已,最多多了一些小游戏。在功能机时代就是这样,为什么是这样,因为那时候用的还是2G网络,网速很慢,如果要开在手机上开一个网页,都是要等半天才打得开,更不要说刷什么抖音了。

但是手机厂商不知道是高瞻远瞩还是误打误撞,随着3G的上线,至少在手机上浏览各大网站是轻松了,看新闻看图片都没问题了,这就培养了很多手机用户出了打电话、发短信之外,还会使用手机上网的习惯(虽然那时候大多还是浏览网页)。而到了4G时代,由于网速的巨大提升,使用手机在线观看视频、玩游戏也很轻松了,于是大批开发者针对手机开发了各种游戏、各种视频APP……

我们回过头来看电视,电视在做什么,在2008年以前,手机还是2G时代,网页基本都很难打开,手机只是用来打电话或者发短信时代。中国家庭普遍都有1M、2M的带宽了,但是那时候用来上网的是电脑,电视还是守着各大电视台的节目纹丝不动。到了2008年以后,中国开始进入3G时代(国外更早),国内手机用户开始用手机上网浏览新闻、看图片、聊天的时候,电视还是守着各大电视台巍然不动,我们不得不佩服电视厂家的定力,真实柳下惠卓怀不乱啊。知道2013年乐视开始进军电视,才给了传统电视厂商一丝触动,然后到了小米进军电视的时候,传统电视厂商才惊觉自己再不跟上时代的步伐,就要被淘汰了。所以传统电视厂家这种眼光,不可能寄望他们能有什么远见,也不能指望他们能为未来的电视指明方向。

想想2008年中国进入3G时代以前,中国不少家庭已经有固定宽带了,只是那个时候大家都只能用电脑来上网,电视为什么不想着上网?你也可以安装好点的硬件,让电视能通过固定宽带上网,培养你的电视用户使用电视的习惯,你们没有,那个时候,中国有电脑的家庭相对还较少,但是有电视的家庭却非常多。再者,那个时候没有电脑的家庭,想买一台电脑都不是能轻易下决定的,但是说要买一台电视,大多家庭觉得理所当然要买的,你们电视厂家有那么好的环境,但是你们没有眼光,所以你们落伍了,如果那个时候电视能上网,会带动电视更大的销量,也会带动更多的家庭安装固定宽带,有足够的市场需求,就会催生出大量的应用,甚至那个时候就会出现电视版的抖音。

在2008年以后,手机进入3G时代,网速快了,可是固定宽带更快了,普遍家庭都4M以上的带宽,可是你们电视厂家依然没有引起内心的一丝波澜,安卓系统出来了,手机都用了,你们也是事不关己,所以没有开发者为电视开发游戏,没有开发者为电视开发抖音,所以中国家庭的开机只有2个小时2分钟,人家都跑去玩手机了,谁理你……

所以电视错过了最好的发展时机,当然,现在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现在即将进入物联网的时代,电视如果在这个时候能转变观念,还是可以有翻身的机会的。首先我们来看看电脑,由于手机在娱乐方面的崛起,电脑行业已日渐萧条,很多家庭即便有电脑,电脑开机率也比以前下降很多,很多开发者对电脑游戏的开发也远少于手机游戏的开发,而我们看到像抖音这样的短视频软件甚至没有PC版。所以电脑的发展应该是会逐渐走向专业领域,在娱乐领域或许会越来越不景气。而作为家庭来说,肯定是以娱乐为取向的,至少PC娱乐部分功能是可以在电视上延续甚至发展得更强大的,因为电脑娱乐越来越不景气,买电脑的家庭应该会越来越少。而电视一个家庭一台至少在这个时代还是跑不了的,那么电视完全有机会承接电脑的娱乐功能。而由于大多电视用的是安卓系统,本来就可以使用安卓的应用,安卓手机上的游戏本来就可以在电视上玩。而且电视娱乐这块做好了,想抖音、快手、微视这类的短视APP,也有可能会出现专门为横屏而生的新版本(可以分类,有恒鹏版的视频,有竖屏版的视屏,同意个APP,手机你选择观看竖屏版分类,电视选择观看横屏版分类。顺带说一句,TCL那个新发布的智能电视可以旋转是用来搞笑的,谁TM的在家里把电视竖起来看抖音啊)。

所以只要你的思想改变了,放开各种限制(例如限制各种功能,不给随意安装APP等等),你的硬件设施跟上了(例如处理器够强大,比手机还强大,内存、运存比手机还多),再跟一些应用厂家合作,就会逐渐形成电视圈的生态,生态一旦培育起来,自然会有更多的开发者会开发对应的应用。要知道我们前面说过一点,电视对功耗不敏感,对散热也不敏感,完全可以用更强大的CPU、GPU等硬件(需求足够,甚至可以跟ARM说让ARM为电视开发A83、A93),这是手机拍马都不可能追上的。

当然,因为电脑娱乐化越来越弱,电视在承接电脑功能时,也可以照顾电脑用户的习惯,可以连接无线鼠标、键盘,这都是很容易实现的事,关键是电视人的思想要开放,如果手机人的思想不开放,手机现在还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话,也不会有手机的今天。

前面说了,AIot是一个风口,AIot就是智能万物互联的意思,到时候大到汽车、冰箱,小到门锁、门铃等,都可以实现互联。电视现在又处于一个好时机,如果还象之前已让别人动我自巍然不动的话,那真是没得救了。万物互联需要一个中心,目前手机是一个可能的中心,因为手机已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设备,但是电视也可以是一个中心,至少在家庭里是可以承担一个中心,例如华为就提出了1+8+N的战略,其中8里就包括电视(当然华为叫智慧屏)。

所以现在电视要争夺家庭的一个控制中心(就好像汽车里的中控),要作为一个控制中心,那么就要用丰富的接口和拓展性。而接口依赖的是传输协议,目前有很多接口,例如HDMI、USB、WIFI、蓝牙等等,但是作为未来的电视,作为未来家庭的控制中心,这些接口不够。我们知道,未来肯定是越来越无线化的,连手机充电都吹嘘无线充电了(虽然目前没太大实际意义),所以我们可以想象,除了电源线(短期无法实现),其他的线终将会被无线给取代,那么,现在就可以未雨绸缪了,可以开发各种无线断口了。例如HDMI现在已经除了2.1版,可以实现48Gbps的传输,但是市面上虽然有HDMI的无线收发器,但是有很多限制(例如对传输距离、障碍物、传输速率等等),而且个头不小。所以现在就应该考虑家庭物联网的需求,开发几个不同针对性的接口,例如对于视频传输需要高速率(如HDMI),对于控制信号需要低速率(如遥控),对于延迟要求低的(例如游戏画面),针对不同的需求,开发不同的接口(传输协议),前期不容易实现的,可以用有线版,后期技术达到后再出无线版。有些需求是高速率,但对距离或障碍物要求不高的(例如游戏主机到电视,可以吧主机放到电视柜里,跟电视距离很近,而且障碍物是木头容易穿越),还有些可能是对障碍物要求较高、对距离要求较高,但对速率不敏感的(例如遥控每个房间的灯,可能要涉及穿越几堵混凝土墙),都要事先做好考虑,开发不同的接口。然后给各种电器预留几种通讯协议,例如要控制冰箱、洗衣机、电灯、智能锁、智能窗户、智能窗帘等等,可能很多电器需求有所不同,可以分成几大类,预留无线通讯接口,各种电器的生产厂家,只要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其中一种通讯接口兼容即可。以前流传一句话: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品牌,三流企业卖产品。虽然是一种调侃,但是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制定了一个家居互联的标准,以后还可以慢慢扩展汽车、企业、城市交通等各种领域。有了强大的话语权,甚至不卖产品,只靠授权,都能躺着赚钱。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家庭里的万物互联,连上以后,才能能谈更遥远的智能、智慧问题。而目前各个厂商各自为战的路子是行不通的,就如我前面说的,不可能一个家庭里所有的设备都是一个品牌的,一个品牌吃独食是不可能的。就像现在,什么天猫精灵、百度音箱、小爱音箱、京东叮咚什么的都想象着自己能做智能家居的入口,可是没有一个有绝对的实力把其他家灭了自己独大。

所以这个时候,中国家电厂商或者手机厂商,其实可以想办法坐下来,组织一个类似什么智能家居的联盟(类似什么HDMI组织、WIFI联盟之类的),共同商讨一下未来的智能家居的传输协议,建立一个家居互联的传输协议、标准。其实传输协议统一了,即便不是一个操作系统,也可以互联互通,例如你电视是用安卓系统,我手机是用鸿蒙系统,你洗衣机是用苹果系统,只要传输协议统一,还是能实现垮系统的互联互通的。只要这个联盟能统一了传输协议,联盟内部对专利保护、利益分配做好,可以想象很多厂家会加入进来,联盟内部就不存在给那么多内耗、内斗了,我百度的音箱也可以控制你的小米空调,我京东的叮咚也能控制你海尔的冰箱。标准统一后,联盟外部更多的厂家也可以去适配、兼容这个协议。当然,对于协议的收费问题,前期是可以免费的,以后可以适当收费。这样对于厂家来说,人人可以分一杯羹,消费者也都可以随意选择哪家的产品而不用担心不兼容问题(例如我买了华为的手机,但是不能遥控美的的空调,不能遥控小米的音箱)。
其实说到这里,我想顺便说一下,其实消费者不喜欢做二选一或多选一的事,例如我想看网上视频,但是腾讯视频有些电影没有,但是爱奇艺却有,爱奇艺没有的,腾讯视频却有,难道我要腾讯视频充钱办会员,爱奇艺也充钱办会员吗?大多数人都讨厌这种二选一的模式。爱奇艺和腾讯视频为什么不能坐下来协商一下,我们统一一个会员,只要大家交了会员费,想看腾讯的也可以,想看爱奇艺的也可以。这样消费者只要交一份的会员费,但是却能在两个网站随意看,自然有更多的消费者愿意掏钱。而至于腾讯和百度内部,完全可以根据用户在哪个网站看视频的次数比例,来进行利润分成。例如会员费120元/年,如果A会员一年中在腾讯看了70次,在爱奇艺看了50次,那么腾讯能分到A会员的70块钱,百度能分到A会员的50块钱。或许表面看各家会员费减少了,但是因为两个网站都能随意看,所以会有更多的人来充钱办会员。例如现在腾讯视频有2000万会员,爱奇艺有1800万会员。如果统一了会员,可能两三年之内,总会员上升到一亿。这样的话,两家其实都是更赚了。

话说回来,未来家庭物联网的竞争应该也是这样的,只有大家合作,才能更快的发展,也才更有竞争力。现在各自为政,只会发展更慢,消费者观望心态更重,其实大家都是输家,无论对于厂商还是消费者而言。还有就是,如果中国能尽快成立一个智能家居联盟,建立智能家居的标准,建立好接口、传输协议等,可以更快的布局未来电视的市场,也可以更好的进军海外市场,那才是更大的天地。
对于华为来说,华为在通讯领域是强项,应该更早布局于此,虽然智慧屏搭载的鸿蒙系统对于智能家居、物联网是有很大意义,但是,如果不建立同盟,别人就不一定使用你这个系统,例如小米,按传统风格来看,不太可能兼容你鸿蒙的,你华为推出的协议、你的标准,他也不会兼容的。即便华为很强,也很难在物联网里打倒所有对手而一家独大,还会陷入到百度音箱、小米音箱这样的尴尬中。所以,建立一个一定层面的同盟(如上面所说的智能家居的标准、传输协议方面的同盟),才能加速大家的成长,才能让更多消费者满意,才能更好的进军海外市场。

当然,这个智能家居联盟也可以考虑探讨一下智能家居的操作系统,因为鸿蒙推出是一个好的时机,但是如果仅靠华为一家去推,即便以后能慢慢修成正果,也会因为推进速度过慢而可能会失去一些时机或市场(例如谷歌预计明年推出fuchsia系统,还有苹果未来的系统),所以华为也可以把鸿蒙拿到联盟里面来谈,公开源代码,给出一些承诺,做出一些让步,打消一些友商的顾虑,友商改而支持鸿蒙不是没有可能(至少对于传统电视厂家而言应该问题不大)。当然,对于华为自己做智慧屏这个决定是否正确,其实我是持保留意见的。因为自己做产品,对于其他电视厂家而言,你就是竞争者,用竞争者的系统,对于他们来说总会有许多顾虑的,更不用说小米或红米或之后的一加电视。像谷歌的安卓系统,虽然谷歌也生产一些手机,但是谷歌几乎只是象征性的做一个类似公版的东西出来给大家看,而不是大批量销售去争夺手机市场,所以不会引起手机厂家的警觉。当然,所以华为推鸿蒙系统,又大批量生产智慧屏跟电视厂家争夺电视市场份额的话,多少会对推广鸿蒙系统有负面影响,而如果只靠华为自己一家去推广,推广速度肯定是较慢的。所以如果联盟里的其他厂家能支持鸿蒙的话,肯定会很快把鸿蒙推广开来,其实对于其他厂家而言,在国际话语权也不大,如果因为中美竞争(例如贸易战)等因素,不排除美国会对中国传统家电行业进行打压或断供的可能(大家看看日韩都打起来了),所以对于中国厂家而言,其实选择鸿蒙也有一定的好处。所以这就看华为怎么去跟其他厂商谈了,机会还是有的。

而电视厂商更该有紧迫感,之前已经数次错过风口了,如果再错过这一次风口,基本很难再翻身了。如果还像现在一样,大家想象一下,等现在一大波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离世,还有多少人愿意打开电视?如果不愿意打开电视,你电视做得再牛逼有什么意义?家庭的摆设?装饰?所以电视厂商首要的是解放思想,不要死守着电视台的节目,互联网那么精彩的世界你拒之门外那只有死路一条。这多多少少有点像广电网络,靠着自己的垄断,不思进取,以后安装广电网络的用户只会越来越少。所以电视要争取更多的内容呈现,就要持开放的态度,首先把硬件做得比手机更强大,然后把系统放开,让电视能使用更多手机上的应用,然后跟内容提供商合作(不仅仅是什么腾讯视频、爱奇艺,还有类似抖音这样的内容提供商,跟他们合作让他们提供横屏版的内容,或让他们鼓励用户拍摄横批版的内容),内容做丰富了,人们回到家里喜欢看电视了,那一个房间一台电视是很容易想象出来的场景。就像以前一个家庭一台固定电话,后来发展成家庭里人手一台手机。所以,在当今中国电视市场疲软的现状下,如果不做好内容这一块,电视进家庭只会越来越少,如果电视内容做好了,一个家庭里几台电视,那将会使电视销量大爆发,而且内容丰富了,用户多了,就无疑会有更多的开发者开发对性能要求更高的产品(例如对硬件要求更高的游戏),那就会带动家庭更频繁的更新换代(前提是我说的屏幕和电视主机分开,用户升级换代只要还电视主机就可以,屏幕、音箱都不用换),原来电视大家五六年、甚至七、八年都不更新换代一次,为什么电视厂商不想想人家手机为么那么多用户一两年换一次机子,你们电视为什么那么长时间人家不换一次机子?所以把思想解放,系统放开,联合开发者把内容做好,电视厂家的销量才会更高。而传统的电视厂商不思进取,只知道增大点屏幕、语音问一句红烧肉怎么做、然后互相之间打打价格战,这只会让消费者更不想开机,最终只能是死路一条。

所以,未来的电视是怎么样的,我想硬件上,就是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自由拼接的屏幕+电视主机+音箱,并可以方便的通过无线连接更多的产品,例如电脑主机、游戏主机、手机、鼠标键盘(包括手机触控系统)、传统冰箱、电饭锅的白电,以及以后的各种生活中的小物件。然后一台电视主机可以通过无线的方式,连接更多块电视屏幕,电视性能足够强,每个屏幕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显示不同的画面(一台电视主机+N电视屏幕)。然后软件上,兼容手机上的应用,跟更多的内容提供商、游戏开发商、软件开发者合作,提供更丰富的内容,而电视盒子、机顶盒这样的东西,应该集成到电视主机里(甚至取消,例如像广电的内容,其实完全可以通过intenet传输,只要一个广电的APP就可以通过网络观看,广电你要收费通过APP办会员就可以),这样人们回到家里,就会放下手机打开电视,每个房间里都有自己的电视,这才是未来的电视。




评论10
荣耀粉丝32703580  LV4  发表于 2019-8-20 14:43 属地未知 来自:荣耀V9
荣耀智慧屏不是电视,是电视的未来。
那电视的未来是什么呢?答案就要借用下论坛里其他网友的图片了,就是液晶电视机了吧。 电视的未来?牛皮吹大了!什么才是电视的未来?
荣耀粉丝17723762  LV5  发表于 2019-8-20 16:06 属地未知 来自:荣耀Magic2
这是论文……
   发表于 2019-8-20 21:51 属地未知 来自:浏览器
小浩1 发表于 2019-8-20 14:43
荣耀智慧屏不是电视,是电视的未来。
那电视的未来是什么呢?答案就要借用下论坛里其他网友的图片了,就是 ...

所以从最终形态来说,荣耀智慧屏说宣传的电视的未来,其实和现在市面上的电视,并没有带来什么新鲜花样。

它唯一的亮点是操作系统,这个是大有潜力可挖掘的,只是目前来说,呈现出来给用户的,还是普通的电视,摄像头别的厂商也有,顶多是多了一个把电视“投屏”到手机,这种最终呈现给用户的,对于用户来说,无非就是多一两个功能,并没有什么革命性的东西。从功能和实际意义上来说,还不如海信今天发布的社交电视,这个可以拓展电视的一种使用面。当然,目前还不知道他的社交功能,是集成在电视的,还是单独的APP,如果是集成的,最终也还是会出现我文中说提到的,只是靠一两个厂家去推,意义不大,毕竟不可能所有客户就只选择你一两家的电视。如果是一个APP,其他品牌只要有摄像头的,都可以安装的话,那倒是很大的一种进步。
   发表于 2019-8-20 21:54 属地未知 来自:浏览器

其实当下几家可生产电视的厂家真的可以坐下来谈一谈的,成立一个联盟,制定一个标准,这对大家都有好处,这是互利共赢的,唯一难点就是联盟内把各家利益给处理好
荣耀粉丝97257  LV9  发表于 2019-8-21 21:05 属地未知 来自:荣耀畅玩5C
支持
   发表于 2019-8-21 21:18 属地未知 来自:浏览器
绝地狙击 发表于 2019-8-21 14:30
我在想华为可能也很无奈吧,像微软有我Intel联盟。而国内呢?看看氛围就知道,国外是想着怎么一起去瓜分市 ...

是的,国外很多这种联盟,例如什么SD联盟、蓝牙联盟,我们常用的USB接口,也是由Intel、Compaq、Digital、IBM、Microsoft、NEC及Northern Telecom等企业联合制定的。之前高清时代,日本的2大阵营分别是BD和HD DVD,中国缺少这样的联盟,国内的各种行业协会(例如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也没有发挥行业协会的引领作用,都是一盘散沙。

中国发展到今天,我觉得应该有点战略眼光了,中国提出中国智造2025,美国对此很警觉,现在对中国的打压,很大程度就是害怕中国企业做大做强。所以中国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建立一些产业联盟,才更容易走出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简体中文 - China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