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版块 历史内容 历史内容 谁是未来主流?主流多屏互动技术解析

谁是未来主流?主流多屏互动技术解析

[复制帖子标题和链接]

34428

jessenju  LV10  发表于 2013-12-21 15:42:52 属地未知 来自:浏览器
        把手机中的刚拍的图片投放到电视屏幕里和家人分享;手机的屏幕太小,把电影调出来在大屏电视上欣赏;把iPad的游戏和电视联动,让iPad成为方向盘来体验赛车游戏;以上的种种,都得益于多屏互动技术的发展。其实早在2009年,多屏互动的概念就已经出现,不过在当时对于大多数人们还比较陌生,随着今年诸多产品的出现,以及苹果等厂商的助推,让多屏互动的概念开始逐渐深入人心。
      在进一步探究诸多多屏互动技术之前,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多屏互动。从字面来理解,多屏互动自然是指多台产品的屏幕之间互联互通。不过当下来看,则主要是指多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终端和电视进行互通,实现隔空播放视频及图片等内容。目前多屏互动的几种主要技术包含苹果的Airplay、索尼、英特尔等厂商合力发起的DLNA、Wi-Fi Alliance制定的Miracast、英特尔推出的WiDi无线高清技术等,它们的协议不同,针对的设备也有所差异,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很难将它们进行明确的区分,下面我们也来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这几项多屏互动的技术,看看它们各自有哪些特点。

苹果AirPlay
    AirPlay是果粉们最为熟悉的名词之一,其自2010年底正式推出,在iOS 4.2版本及OS X Mountain Lion以上即可支持,通过AirPlay果粉们可以将iPad、iPhone及iPodTouch等诸多iOS设备上的图片、音视频等通过无线直接在家庭影院、Apple TV等支持AirPlay的设备上播放,实现更加广阔、清晰的显示效果.
      从原理方面看,各苹果设备本身是通过网络实现互通,而通过AirPlay则可以让设备判断传输的具体内容,从而实现各种对应的同步互动,因此从根本上说,AirPlay是一个无线互联协议.
      除此之外,2011年苹果推出的升级功能AirPlay镜像(AirPlay Mirroring)更是一项杀手级的应用,它需要在iOS5以上运行,并需A5双核以上的处理器支持,可以将MacBook、iPhone、iPad等设备的屏幕直接复制在电视上显示,而不再局限于影音文件播放;这样无论是浏览网页、观看杂志、Facetime视频聊天甚至于玩游戏都可以直接使用电视来作为显示设备,而且在一些支持的游戏(如Real Racing HD2、Les´s Golf 3)上还可以体验双屏游戏的感受,让iOS设备和显示设备分别显示不同的内容,这样不仅更有操作感,而且还能带来更好的娱乐体验。如果家里的iOS设备足够多,那么还可以将多个画面同时切割显示在电视中,和好友同屏竞技。
  AirPlay技术虽然局限于苹果旗下的产品及经过苹果AirPlay认证的第三方设备之中,不过随着认证产品日益丰富,目前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已经比较广泛,在生活中无论是家庭娱乐还是办公商务的演示都可以看到AirPlay技术的大量应用。
  总的来说,苹果的AirPlay无线传输协议成熟度较高,相比其他几项技术在实用性上也更强,是目前体验度最好的多屏互动技术,在娱乐、办公等方面均可以给用户带来帮助,而且随着人们身边苹果设备的逐步增多,其普及以及使用也已经较为广泛。另外,自从去年开始,关于苹果将会推出AirPlay升级版的AirPlay Direct技术的消息也不绝于耳,据称该技术将彻底绕过无线路由器,让设备之间直接进行互通,传输效率也将变得更高。

DLNA
      DLNA由英特尔、微软、索尼等多家厂商共同发起,是Android设备上比较常见的多屏互动方式,全称为DIGITAL LIVINGNETWORK ALLIANCE。和AirPlay近似,DLNA同样也是一种厂商之间共同遵守的规范,因此DLNA的采用的均是应用较为广泛的协议及技术,目前DLNA的成员公司已经达到280多家。
从理论上讲,目前市场里的绝大部分Android产品均可支持DLNA技术,此外iOS设备也可通过软件设置来实现DLNA功能。
    而从原理上来看DLNA是基于文件共享的技术,与苹果AirPlay在功能、协议上都比较近似,同样是将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媒体内容投放到显示设备之中,可以给人们带来愉悦的娱乐体验。
     应该说,DLNA勾画了一个不错的应用场景,但在现阶段,因为联盟松散等问题,在字幕、转码效果等多个方面还有待完善,而且匹配、连接及使用都比较复杂,而且通常为了比较好的播放体验,DLNA通常也会先缓存一小段时间。相比AirPlay,DLNA并没有镜像这样的功能,因此无法将屏幕整体复制,因此目前的实用性并不强,后期发展如何还要视联盟各方的支持程度而定。
     目前DLNA主要是应用在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终端结合的环境下。

Miracast
       Miracast是几个主流技术中起步最晚的,它在2012年9月刚刚由Wi-FiAlliance制定,其被加入到Google最新的Android4.2系统之中。
    和前面提到的几个互通方式有所区别,其基于现有的W-iFi标准,以Wi-Fi直连为基础,因此不需要通过无线路由或是局域网,只要直接将智能设备连接到带有无线功能的电视,即可直接实现互通及分享。而具体的传输方式上面,其分为源端和接收端。源端负责实时抓取音视频信号,混合,编码成H.264的格式,然后通过WiFi发放出去,接着接收端通过WiFi接收H.264的数据、解码,然后通过音视频系统播放出来。
   此外,和AirPlay的镜像功能相近,Miracast也可以支持将平板电脑、手机的屏幕内容直接复制到高清电视中,这样通过电视屏幕看杂志、玩游戏也得以实现。
     和DLNA相比,Miracast是一种实时的多屏互动技术,而且只要WiFi直连即可应用,使用起来优势更为明显。由于MiraCast功能起步较晚,因此在目前可以支持这项技术的产品种类还比较贫乏。目前只在支持Android 4.2系统的少数设备(如LG Nexus 4、Sony Xpedia T)中可以见到,不少标称支持该技术的设备目前还处在开发的阶段,不过相信随着Android 4.2系统的普及,今后更多的Android设备也将迎来这项更为出色的无线技术.

Intel WiDi
      WiDi(IntelWirelessDisplay)的全名为无线高清技术,它是由英特尔推出Capella移动平台后推广一种无线视频传输技术。它使用的是802.11n Wifi协议,利用WiFi将电脑与显示设备相连,可以完全将显示内容投射到显示设备上,并可直接输出视频、网页、PPT等内容至电视上。随着技术的更新,目前WiDi的最新版本为WiDi 2.0,并已经支持1080P全高清规格的视频投放,相比之前仅能支持720P规格无疑更符合主流趋势。
      WiDi的实现原理是笔记本首先通过无线网卡发出无线信号,然后通过电视端的无线接收装置来接收WiFi信号,无线接收装置再通过HDMI或者A/V线缆把信号传输到显示设备上。
  WiDi和前面几个方案所支持的设备有所区别,因为其所需的必不可少的要求就是必须采用英特尔推出的WifiLink 5000系列以上的无线网卡,另外操作系统的版本也至少要在Windows7以上,并需要安装调试相关的驱动及显示软件,这就注定了这个技术的应用场景局限于笔记本电脑、超极本及台式机等传统设备的,而非手机、平板电脑这样的移动互联设备。
  英特尔WiDi技术优缺点都比较明显,优点在于笔记本端不需要任何其他设备,同时支持音视频传播,而且免去了线缆的困扰。而缺点则是对门槛的要求比较苛刻,不仅需要高价购买接收设备,而且在网卡上的限制更是将很多用户拒之门外,而且WiDi传输的信号有一定延迟,对观看体验也有所影响。
  虽然WiDi已经是普及的第三个年头,并逐渐过渡到了WiDi 2.0版本,不过和英特尔的其他产品与技术相比,WiDi在推广力度上并不突出。不少厂商的笔记本电脑并没有配备英特尔网卡,而且在显示终端里能支持WiDi的产品数量也比较有限,让WiDi进行视频传输应用的情况在实际生活中还比较少见。不过在今年,英特尔将进一步推广WiDi技术,并将和国内诸多厂商合作在相关产品上进一步扩大WiDi的影响力,目前已知的如歌华飞视、TCL等厂商均已经推出内建WiDi模块的电视及机顶盒产品。

评论8
   发表于 2013-12-23 16:58 属地未知 来自:浏览器
我也看好华为,   一定要抢占 先机
jessenju  LV10  发表于 2013-12-23 17:02 属地未知 来自:浏览器
多屏互动 发表于 2013-12-23 16:58
我也看好华为,   一定要抢占 先机

  希望华为能给力啊
   发表于 2013-12-23 17:03 属地未知 来自:浏览器
jessenju 发表于 2013-12-23 17:02
希望华为能给力啊

{:8_228:}  华为正在 努力宣传,  什么 电影啊 电视剧 , 地铁站, 报纸  传单什么的我就不说出来了
荣耀粉丝7001979  LV7  发表于 2013-12-24 09:50 属地未知 来自:浏览器
{:8_225:}
jessenju  LV10  发表于 2013-12-24 10:13 属地未知 来自:浏览器
jeep1987 发表于 2013-12-24 09:50

谢谢{:7_180:}
jessenju  LV10  发表于 2013-12-24 10:48 属地未知 来自:浏览器
花粉粉红花边 发表于 2013-12-23 17:01
是的, 我们国产品牌一直在与世界大品牌竞争啊

嗯,要再加油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简体中文 - China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