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版块 游戏专区 综合论坛 【卡拉彼丘】旗舰自研苦熬6年终盈利

【卡拉彼丘】旗舰自研苦熬6年终盈利

[复制帖子标题和链接]

160

HONOR2407269263026 游戏中心管理团队  发表于 7 天前 辽宁 来自:浏览器
今年,或许是创梦天地最难熬的一年。
直到上半年财报的发布,才让外界相信这家公司已经走出了至暗时刻。财报显示,公司净利润已实现扭亏为盈。
自研方面,《卡拉彼丘》上半年月活回升约10%,流水增长约75%,在今年5月终于实现了盈利;同时《卡拉彼丘》手游的测试增量、留存数据也超出团队预期,游戏将于今年Q4正式上线。
【卡拉彼丘】旗舰自研苦熬6年终盈利
这两年,创梦CEO陈湘宇有了更多思考。他在交流中提到,自己的脾气比以往缓和了许多。研发《卡拉彼丘》期间,他因焦虑曾不下10次想过砍掉项目。为此,他学会了和AI对话来调节情绪,如今心态放平了不少,兜兜转转,他还是觉得游戏才是最好的行业。
于是,创梦做出了一系列看似反常的战略调整。这篇文章不只是一家上市公司的逆袭故事,还是一家游戏公司如何接近行业本质,找到初心的故事。
01产品:卡拉彼丘,不当「高手」了
谈到《卡拉彼丘》这两年,陈湘宇多次用「走了狗屎运」来形容。首先,游戏的研发经历和设计思路充满了机缘巧合,难以复刻。
简单来说,这是一款卡通画风的TPS射击游戏。凭借高品质的美术和角色塑造,以及差异化的「弦化」玩法(角色可以在战斗中变成2D纸片人),产品在初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卡拉彼丘】旗舰自研苦熬6年终盈利
不仅如此,游戏还作为首款「二次元纸片人射击」产品,在网络上卷起了一阵二创玩梗的热潮。
但其实《卡拉彼丘》最初立项时曾受限于成本,完全采用了纯2D的纸片人设计。当项目组拿着这样的Demo面见玩家时,很多人都表示“好玩是好玩,但一直是纸片人,容易审美疲劳。”
基于玩家的反馈,项目组和当时的发行方腾讯一起,决定将《卡拉彼丘》做成3D游戏,渲染管线、改良技术方案;同时,创梦天地也逐渐看好项目的未来,愿意给到更多成本实现游戏的「3D化」。
如果不是玩家的反馈和支持、项目组做好产品的心态、腾讯的协作以及管理层的信任与持续投入,这款「二次元+射击」的抽象组合产品很难走到今天。
第二个幸运点,是公测后有一批核心玩家始终陪伴游戏成长。最能体现这一倾向的,是游戏当时颇为出圈的宣传热梗——「我要成为卡拉彼丘高手」。
【卡拉彼丘】旗舰自研苦熬6年终盈利
总而言之,项目组一开始一心想做「年轻人的首款射击游戏」,重视规则、平衡与深度,认为这是产品长线运营最成熟的策略。但后续的数据表明,游戏越是朝竞技化调整,周活跃的下滑就越明显。
经过复盘,团队逐渐意识到,《卡拉彼丘》真正核心的东西,是潮流的美术风格、角色塑造、弦化玩法等独属于产品的差异化体验,而不是枪械手感有多好、对战玩法有多深度、规则设计有多完善——这些内容无论怎么努力,他们都没办法对抗大厂。
项目组还将「我要竞技」的内容,做成了生化模式的卡牌、刀战玩法的武器,用来自嘲和反思过于重视竞技的决策,获得了不少玩家的共鸣。
基于这套逻辑,《卡拉彼丘》在近两年的运营中主要推动了三项革新:
第一,强化角色价值。
尽管受限于产能和市场环境,游戏暂缓了剧情和宿舍的更新,但项目组依旧坚持把产能放在新角色和皮肤上面,满足玩家多样的喜好。

对角色价值的重视,源于与玩家的持续共创:例如星绘曾因玩家联名请愿,而从废案中「复活」;奥黛丽也是经过玩家多轮细致反馈,才调优至最终形态——这种与玩家深度共创、相互成就的过程,让团队更坚定了角色为核心的方向。
【卡拉彼丘】旗舰自研苦熬6年终盈利
最新上线的千代就就是这一思路的体现,吸引了大量玩家回坑和付费。项目组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不仅为千代完善了人设和世界观,还与合作UP主推出角色手书,甚至撰写了上万字的人物小传,以至于被玩家调侃“主线不更新,原来产能都花在这里了”。
同时,为了凸显角色的价值,《卡拉彼丘》还决定革新底层设计,逐步在休闲玩法中,取消游戏上线以来的「人枪绑定」机制。
该机制原本旨在强化角色辨识度、降低上手门槛,让玩家更关注角色而非枪械。但随着角色增多,团队发现这一设计限制了体验多样性——例如许多喜欢香奈美的玩家,却因不擅长狙击枪而无法深入接触该角色。
【卡拉彼丘】旗舰自研苦熬6年终盈利
对游戏来说,这也会影响商业化潜力和长线运营。
比如枪械门槛会降低玩家的角色使用率,进而影响皮肤的普适价值——我喜欢这个角色,但不经常使用,那要不要为其付费?
长线运营的挑战类似,固定的角色和武器搭配,会减少玩家战斗体验的选择空间。而「人枪解绑」后,玩家可以自由组合角色技能与各类枪械,不仅拓展了战术维度,也催生出更多元的打法与社区生态。比如原本擅长近战、使用霰弹枪的白墨换成拿狙击枪,那会不会产生新的「身法流狙击」打法?
第二,弱化规则竞技内容,侧重休闲社交玩法。
“我们发现推车这种相对休闲的玩法,将游戏的DAU拉了回来,因此确定玩家更喜欢游戏塑造的欢乐对抗氛围,而不是「成为卡拉彼丘高手」——高手都去玩《CS:GO》《Apex英雄》《无畏契约》去了,凭什么来玩《卡拉彼丘》?”


而《三角洲行动》对硬核搜打撤模式的进一步扩圈,也让他们看到了「欢乐对抗」的潜力。“绝大部分玩《三角洲行动》的也不是高手,有不玩射击游戏的用户,也有二次元用户——他们能借此扩圈,我们卡通漫画风的游戏为什么不行?”
于是今年初,他们定下了侧重休闲竞技的方向,在保证基础竞技内容持续运营的同时,尽量让玩家玩得快乐、玩得轻松。
一方面,游戏陆续推出了多种休闲玩法,如大头、推车、生化、刀战、占点等趣味模式;
【卡拉彼丘】旗舰自研苦熬6年终盈利
另一方面,游戏重视UGC内容。这一方向,其实也来自玩家的诉求:《卡拉彼丘》刚上线时就有很多玩家利用自定义房间的功能,制作了大量诸如躲猫猫、非对称竞技、跑酷、谁是卧底等创意玩法。
玩家们对更自由的玩法体验和创作体验的追求,让项目组尽快升级了自定义房间,包括细化规则、扩充玩法玩法;进一步推出了地图编辑器,鼓励他们创作自定义玩法——目前,在玩家的共创下,UGC内容和玩法,已成为游戏最受欢迎的模块之一。
【卡拉彼丘】旗舰自研苦熬6年终盈利
更全面、覆盖更多规则的自定义房间
【卡拉彼丘】旗舰自研苦熬6年终盈利
移动端首选上线的轻度推车模式,整体围绕「推车+爆破+团竞」构建多元的休闲竞技体验;其次,游戏在操作层面做了大量优化。比如新增自动开火、脚步方位提示、一键换弹弦化和飘飞,优化准心吸附功能……显著降低了游戏上手门槛。
再次,手游对决结算不再显示伤害排名,改为给予玩家「金牌驾驶」「痛车王」等趣味称号和身份,强调了玩家行动的团队性与对局贡献,增强其参与感和成就感。同时,这种调整也让玩家展示自我的方式,从原来的单纯个人的打打杀杀到更注重团队,能在游戏结束时享受到和C位相同的喜悦。“我们希望《卡拉彼丘》能区别于传统射击游戏,成为一款「有枪的Party Game」。”
【卡拉彼丘】旗舰自研苦熬6年终盈利
这也是游戏的第三点革新:强化游戏社交氛围。
陈湘宇称,未来《卡拉彼丘》将强化对局前的玩家展示环节,推出一些表情、舞蹈、动作等交互内容,帮助玩家更好地交流玩乐,创造轻松简单的游戏社交氛围。团队的这一想法,来自玩家的发现和反馈。早期角色伊薇特在操纵召唤物时贴墙,会出现跳舞的BUG,这一新奇体验很快在玩家当中传开,项目组也根据玩家的建议将其保留,并做成了正式的舞蹈动作。
“游戏的舞蹈动作,符合年轻人社交和联络情感的偏好,毕竟很多人在网上比较腼腆,不习惯直接使用文字或语音交流。如果我们能做好这种互动形式,将会形成独特的差异化优势——在此之前,没有能跟其他玩家共舞的二次元射击游戏。”

通过以上革新,《卡拉彼丘》终于在上半年走出了至暗时刻,不仅游戏的日活、收入、付费率等多项数据明显回升,还在期间形成了独特的「喵语文化」——它是玩家和官方相互交流、共同成长的土壤,为产品迭代和社区生态提供了持续的活力,还会吸引非游戏玩家融入其中。
陈湘宇也表示,“游戏运营至今,最让我们庆幸的,是有一群喵星人住在《卡拉彼丘》。”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项目组这段时间的反思,那就是:他们实现了从研发思维到运营思维的转变,不再执着于自我坚持,而是真正关注玩家需求,与玩家共同成长,回归理性定位,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差异化发展路径。

02公司:团队管理没做太好,但神奇地跑通了
除了产品运营,《卡拉彼丘》在团队管理方面也曾「眼前一黑」。
早期团队存在的最核心问题,在于策划和美术团队相对独立,经常发生理念冲突,互相质疑专业能力。
比如游戏的皮肤设计,为了体现设计师的风格,曾为角色绯莎设计了一款头戴鱼缸的皮肤,被玩家吐槽「花钱买罪受」、「头大了一圈」,这款皮肤在二游领域或许算得上精美,但是在射击为主的《卡拉彼丘》中,却因为平衡性(头更大容易被瞄准),而被吐槽为「毫无逻辑」的产物。
【卡拉彼丘】旗舰自研苦熬6年终盈利
再比如,当《卡拉彼丘》早期主推竞技玩法时,玩家反而更关注角色设计。“这甚至使应届生设计出来的角色白墨,比团队主推的爆破玩法更受欢迎,这击碎了制作人大锤的认知,他的心态也跟做过山车一样。”
回过头看,项目组内部的分歧,类似玩家中的「枪男」和「萌萌人」矛盾:一部分成员来自头部射击游戏团队,坚信枪械与玩法才是核心;另一部分则有较强二次元背景,更看重角色与世界观的塑造。
这种理念差异若放在中小团队身上,很可能会导致分崩离析。但创梦则选择尊重创作自由,给予了更多的信任和资源来包容分歧,磨合团队。
【卡拉彼丘】旗舰自研苦熬6年终盈利
事实证明了公司决策的合理性。经历过这些冲突后,项目组逐渐形成自身特色:策划在玩法与手感上的坚持,使《卡拉彼丘》的基础体验不输于其他大型射击游戏;美术对独特风格特色的坚持,则为游戏带来了很多高辨识度的角色,吸引了不少核心二次元受众。
“这种套路别人不一定能学会,甚至不一定知道,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理念冲突与团队磨合。”
这些运营策略的调整,也反映出创梦天地整体战略的转变——公司正更坚定地聚焦主营业务、践行长期主义。
为实现这一目标,创梦砍掉了其他的自研项目,并将发行业务的部分利润持续投入《卡拉彼丘》的研发——这正是该游戏能持续投入六年以上的重要支撑。
至于非游戏业务,创梦也进行了逐步剥离。

可以看出,《卡拉彼丘》的研发与上线过程,也标志着创梦进入聚焦主营业务、明确战略方向的新阶段。这种果断决策、坚持长期主义的决心,让产品与公司,同时实现了扭亏为盈——这一切,也不再只是陈湘宇口中的「狗屎运」。
03行业认知:不要跟大厂比共识
对话期间,陈湘宇提到最多的一句话,是“不要跟大厂比共识”。
这句话,是《卡拉彼丘》转型的关键外部因素——当前射击游戏赛道的竞争异常激烈。
那么,什么是「共识」?

拿射击赛道来说,它可以理解为像CS系列那样,为玩家建立起枪械手感、射击体验的行业标准;又或是吃鸡、英雄射击、搜打撤等头部产品在玩法上形成的「体验标杆」。这种先入为主的认知,使得后来者即便在技术和体验上做到足够好,也往往难以摆脱「不如XX」的评价。
共识,也会影响行业的人才流动。若缺乏独特的企业文化与竞争力,绝大多数厂商很难在与超级大厂的正面竞争中留住核心人才。“以前做休闲产品时,还没有这样的感受,直到真跟隔壁腾讯做同一个品类时,我们才感受到了其恐怖之处,高手就是高手。”
【卡拉彼丘】旗舰自研苦熬6年终盈利
因此,后来者必须寻找到差异化的破局点。
陈湘宇认为,当前射击游戏的创新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品类进化,如从团队竞技发展到吃鸡、英雄射击、搜打撤等玩法;二是3C体验的革新,后者难度更大,可一旦突破,便能带来显著的长期回报。
创梦在成立16年来,他说自己第一次在《卡拉彼丘》身上,重新找回了当初创业做《水果忍者》时的热情和成就感——尤其在深圳这样一个竞争激烈、强敌环伺的环境下,能够带领团队做热爱且与众不同的事,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其实以创梦在休闲游戏上的方法论,我们完全可以在微信小游戏赛道建立优势,赚到钱,公司也有同事这么提过,结果我将这个团队拆分独立出去了。”

陈湘宇解释道,公司最开始做休闲游戏,不是因为休闲,而是好玩——追求纯粹好玩,是创梦最核心的战略目标。但如果要做小游戏,首先就会影响这种企业文化。“其他团队看到小游戏团队赚钱,可能就天天想着怎么跳过去,或者自己立项小游戏,这对公司绝对是灾难性的影响。”
“而且如果去做小游戏,天天盯着ROI、买量营销,那公司的毛利率和经营模式也会发生变化,甚至会不受控制;我们做《卡拉彼丘》,可以从打造一个IP的长远思路,按照自己的节奏做事情——比如我们的手办周边,就是自己想做5000套,结果卖得很不错。”
【卡拉彼丘】旗舰自研苦熬6年终盈利
在这一取舍过程中,陈湘宇也实现了自我迭代。
自研业务陷入泥潭时,他有过焦虑,也很容易情绪化。
“不止10次想砍掉《卡拉彼丘》,并不是假话。当时项目面临的挑战太多了,外界都是质疑:二次元真的玩PVP射击?这条路能走通?走通后被大厂赶超了怎么办?”随着公司战略收缩与项目进展,他逐渐没有那么多焦虑,将重心转移至业务一线与情绪管理。
他认为自己对自我情绪的管理,关键在于两点:一是跟AI聊天,调解情绪。第二,是将回归事实的理念传达给团队。
比如其中的一项逻辑,是「离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像是《卡拉彼丘》之前曾因卡包定价问题引发舆论,但听取玩家反馈,实际复盘下来,他们发现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要不要商业化,而是该定价多少。

04尾声ChinaJoy期间,《卡拉彼丘》在深圳办了个小型嘉年华。
之所以说是小型,是因为团队起初预估到场玩家不会太多,仅选择了一个可容纳500人的创意园展馆,并布置了COS互动、电竞赛事、舞台节目、游戏试玩及周边贩售等多个区域,期望为少量玩家提供丰富的线下体验。然而他们没想到,会有近5000人从全国各地赶来,冒雨赴约。
在我看来,《卡拉彼丘》的首届嘉年华不算完美,可恰恰是这些生涩、仓促甚至略带尴尬的细节,让这次嘉年华摆脱了过往的粉饰和距离感,让游戏、项目组和玩家,有了一次难得的真实接触,看到了屏幕那头的玩家,并非模糊的数据,而是一个个鲜活、热切、愿意冒雨前来的真实的人。
这份来自玩家的认同,也让团队更加确信:这条过去没人走过的路,他们并非独行。


来源于:秋秋&托马斯之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简体中文 - China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