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在我的记忆中就是老人节。不过传统的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我家里有两位活宝老人,他们就是我的父母。我的父母他们是再普通不过的人,但是在我的心里他们是我的至宝。 先从我的父亲讲起吧,他出生在一个人口很多的家庭,光亲兄弟姐妹就有8个,大排行是老三,上面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从小到大一直是既要听着上面哥哥姐姐的话,又要照顾着下面的弟弟妹妹。到了17岁那年,哥哥去上工农兵大学,姐姐在内蒙下乡,家里的所有得重任压在了他的身上。为了贴补家用,父亲放弃了继续上学的机会,选择了到码头当装卸工。一上来就去扛麻袋,一次两百斤,一天下来不知道多少个来回,一扛就是10多年。随着港口的机械化,不再需要那么多的人力,我父亲转到后勤干起了木匠的工作。修修补补的工作都难不倒他,要问能打点什么?你别不信,家里的曾经用过的一套家具是我父亲自己做的,至今老房子里面还有一个电视柜保留着了。又过了几年,因为木匠活做的还不错,进入了装饰公司里面。现在只要老爸讲故事,让他自感 荣耀的事就是哪年哪年他还给新建的北京西客站做过装修了。当装修行业越来越专业,慢慢电器化工具代替手工操作后,人们开始将就效率,父亲的纯木工手艺活进入了冷淡期。为了营生,父亲又考取了理货员证,干起了港口的理货工作,这一干一直到退休。 再来讲讲我母亲的经历,老话说十羊九不全,妈妈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原因是在母亲还没参加工作的时候,她的大哥在下乡的地方出事了。没过一年,我的姥姥也因为极度悲伤,去世了。家里发生的巨变对母亲影响很大,家里一下子少了两口人,没办法就去当了建筑工人。工地上的活特别累,女工一天要自己抹三面墙的灰,自己用的灰自己用车推。母亲是体形很瘦小的那种,但她有一颗不服输的心,干的活不比其他人少,咬牙也要把每天分派下来的任务完成,以至于早早的一口牙都活动了。后来全国开始有了下岗,母亲在的建工公司效益不好,她们是第一批下岗的工人。回到家,勤劳的她摸索着开始卖早点,一年四季,骑着三轮车出摊,每天都是凌晨4点多就出门,她付出的辛苦大家都看的到。小本生意本来做的很好,由于家里突发事件,不得不把早点摊给出售了。那之后,母亲就开始了打工生涯,刷过盘子,当过保姆,做过流水线的操作工,总之一直都没有闲着。 虽然我的父母他们一生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累,但是他们都有一颗哈皮的心。不信你来看一看,今天我们是怎么哈皮哒。 不知道,你看出门道来了吗?你们能想想到两位花甲老人虽然人生经历多曲折,但他们的心态超级嗨!有多少人有勇气画面部彩绘?竟然画的还是超级玛丽和米老鼠!爸爸妈妈,重阳节你们真会玩!爸爸妈妈,我爱你们,你们的乐观精神是我的动力,你们的吃苦耐劳是我的标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