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版块 兴趣街区 爱摄影 《年味》琴台老蔡影像日记
    #刮起非遗之风#

    《年味》琴台老蔡影像日记

    [复制帖子标题和链接]

    961

    琴台老蔡  LV7  发表于 2025-1-19 13:54:14 湖北 来自:荣耀 Magic3 Pro 5G
    《年味》琴台老蔡影像日记
    评论1
    琴台老蔡  LV7  发表于 1-19 16:25:11 湖北 来自:荣耀 Magic3 Pro 5G
    高跷也叫“高跷秧歌”,是一种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的民间舞蹈,因舞蹈时多双脚踩踏木跷而得名。高跷历史久远,源于古代百戏中的一种技术表演,对于强身健体,民俗娱乐有着极高的民俗价值和社会价值。
    △ 2018年榆垡花会最高人气第一名荣誉
    石垡高跷远近闻名,最早创建于清朝嘉庆末年,当时称“石垡村高跷圣会”。石垡村的高跷腿子高4尺6寸,演员脚踩木跷,身着戏装,边游行,边舞蹈,边表演的形式,一般以舞队的形式表演,舞队人数十多人至数十人不等;舞者扮演梁山好汉故事角色形象,服饰多模仿戏曲行头;常用道具有扇子、手绢、锣鼓等;表演形式有“踩街”和“撂场”和“定点台子”三种形式表演,角色间多单舞、对舞、群舞等。
    △ “石垡高跷”获得大兴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荣誉
    在圆场撂膳时还有唱,在唱曲上有独唱,对口唱,群唱等,唱词内容多见历史人物典故等,高跷演员要经过系统学习基本功和训练,才能上跷表演。在表演形式上有其独特的风格和动作特点,由于高跷动作险、技巧多、难度大,所以广场、街道是表演的最佳场地,其表演场面红火壮观。石垡村的高跷会从嘉庆年间到现在已近200年历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简体中文 - China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