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z__ing 于 2014-9-22 15:52 编辑
谷歌早在Nexus 4上就采用了NFC芯片来推广Google Wallet... 微软也自WP8开始在lumia 920等机型上引入了NFC芯片来推广自己的电子钱包... 华为MATE 7 上NFC与支付宝展开合作开启指纹支付... 苹果也在iPhone 6系列上首次加入NFC芯片开启ApplePay的大门...
我们来假想一下NFC可应用的领域:支付、传输文件、物联网设备连接.... 1、支付方面: 国外:Visa 和Mastercard 是表明支持NFC支付的,带NFC的POS机也推广了这几年,实际使用并不如我们所想的多,做的最好得是星巴克。总体比国内好一些,无法广泛应该主要是安全性因素。 国内:国内支付与国外很大的不同是,国外大部分人使用的是信用卡,而国内大部分还是银联的储蓄卡。国内的政策你懂得,如果想在储蓄卡上增加新的支付功能,轻则牵扯各大银行,重则工信部、银联、央行都来管了,复杂程度可想而知。 政策资源上最占便宜的属银联,而银联早在2011年就开始计划,主打小额“闪付”,似乎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系统推广,很多人更是不知道可NFC支付。不过使用场景不佳,手续费高,真正需要小额支付的商家不愿加入,合作的均是大型商场、超市和服务机构(如医院),这些地方“小额”不起。用户体验也很差,用户需要一张NFC-SIM卡,然后去银行开通NFC支付功能,再将银行卡的钱先圈存到电子现金账户上,然后才能使用NFC从电子现金账号中支付,而电子现金账户上的金额不能超过1000。如果去逛街买衣服,一两次钱就用完了,得重新再圈存。 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微信支付,二维码支付叫停,支付宝绕个弯用条形码,能撑多久是未知数。其实支付宝8.02版本以上的APP已经带有NFC读取信息功能,但央行考虑安全性、政策和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以及银联考虑自己的利益,是否开放给第三方支付平台仍是未知数。 NFC支付目前应用前景最好的是公交卡,和校园一卡通,牵扯到的环节比较少,也不需要国家部门的严格监管,推广起来容易得多。 2、文件传输 相对容易,技术上也成熟。想很好的运用这个功能前提是你和另一个NFC终端所用的标准或频段是一样的。现在NFC两个主流频段2.4GHz和13.56MHz,后者更成熟,在国际上的使用也更广泛。如果你的设备和另一个设备标准不一,文件也是传输不了的。吐槽一下本人的一次使用体验,我是Sony的手机,对方用Nexus 5,想传一首歌,根本连接不上。 3、物联网设备连接 蓝牙和Wi-Fi在这方面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而且NFC只能几毫米的近距离传输,如果我想用手机控制关闭空调的插座,还得手机贴到插座上,再通过NFC去控制,天哪,直接伸手关九号,逗比吗。这么局限的范围,它的必要性又在哪儿呢?
看完以上三个方面,总结一下: 1、NFC+指纹识别是解决安全性的一个好方面,指纹的安全性需要手机厂家的良心做背书 2、国家相关部门和政策的推动,政策的开放,更多人的参与,普及速度和效率才能加快(这点单指国内) 4、缺少系统的宣传,包括NFC是什么,能有哪些方面的应用,该怎么去用。大部分不关心科技的用户根本不知道NFC是什么 5、用户体验有待加强,随便举一个例子,让父母理解二维码支付和NFC支付哪个更容易?简化中间的复杂过程,才会有更多人想去用。 6、NFC涉及到金融机构、运营商、硬件制造商、商户等等总多方面,不单单只是手机厂商,其中的利益牵扯加上对前景迷茫而小心翼翼,都是阻碍NFC发展(尤其是支付)的绊脚石。这需要行业内强有力的公司、机构或是联盟整合整个产业链,制定统一的标准,iPhone6推NFC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号召整个产业链关注和推动NFC。
一切刚刚开始... 文章转载自ZEALER AS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