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版块 历史内容 历史内容 历史内容 历史分类 唾弃华为华而不实不作为的行为

唾弃华为华而不实不作为的行为

[复制帖子标题和链接]

331543

   发表于 2016-11-23 09:21:29 属地未知 来自:EVA-AL10
本帖最后由 huafans0118875315 于 2016-11-23 09:44 编辑

严重唾弃华为这种言而无信以及不负责任的表现,负责任地话可以不推送,既然要推就要按时间节点有理有据地推,不要净干些脱裤子放屁的勾当,没有诚信没有担当,表示无语!!!
最后附送大家一段文字,敬请细读:面对雾霾,于丹选择了她最擅长的心灵鸡汤,她告诉大家,可以"关上门窗,尽量不让雾霾进到家里;打开空气净化器,尽量不让雾霾进到肺里;如果这都没用了,就只有凭自己的精神防护,不让雾霾进到心里"。

这种"不管世界多丑恶,我坚持心里美"的腔调,是最常见的心灵鸡汤模式。在这个模式里,有走心的小清新,有所谓的正能量,貌似很有哲理。

与以往一样,一些没有逻辑、没有常识的人沉溺在"正能量"里无法自拔,抱着在排泄物里挑饭粒的态度,于雾霾中探索"人生的真谛"。

好在清醒的人越来越多了,它体现在吐槽的数量上。这两年来,于丹闹了不少笑话,解读《论语》的大量硬伤自不必说,把《九阳真经》里的话安排给张大千更是搞 笑,从此留下了"张大千,字无忌"的"典故"。针对于丹的吐槽也越来越多,或尖锐,或喜感,共同特点是都比心灵鸡汤更有逻辑。

面对雾霾版的心灵鸡汤,李承鹏说于丹"浑身正能量,满血是鸡汤"。还有人以于丹的鸡汤式逻辑进行推断,表示"就算你强奸了我的身体,也强奸不了我的精神,污损我纯洁的心灵",并得出"福慧双修,境界超卓,天上地下,唯你独贱"的结论,这比喻和结论都属话糙理不糙。

不过,在所有的吐槽里,我最喜欢王晓渔先生的说法:"于丹是升级版的雷锋,两位都是精神原子弹,起到精神维稳的作用……按照于丹的逻辑,对雾霾的抱怨、对这个时代的不满,都是因为你的内心不够平和,你的修养不够深入,你的灵魂不够开阔。"

王晓渔先生的说法并不新鲜,早在几年前,就有人认为于丹的解读《论语》之所以吃香,是因为其隐含的政治化需要。于丹的心灵鸡汤,打着"感恩"、"知足"旗 号,本质却是让人麻木,并抹杀是非,它与鸡汤文中常见的"凡事在自己身上找问题"、"活着要感恩"等说法一脉相承。如果继续深究,则可以与"坏事变好事" 这一当下流行的行事风格挂钩。

所谓"坏事变好事",已经成为一种官场生态。工作中出了纰漏,就组织大家积极总结,甚至借机树 典型,表示在这次失误中,某某同志头脑清醒、身先士卒,避免了更大损失。若是逢了灾难,更会成为大好机会,甚至成为掩饰矛盾和问题的工具。这种积弊体现在 民间,往往就以"感恩"、"知足"的形态出现,成为一针麻醉剂。

我极度反感心灵鸡汤,原因正在于此。受心灵鸡汤荼毒的人们,往往笃信于丹一向推崇的忍让、感恩和逆来顺受,甚至会对各种抗争行为、维权行为表示不满,提出"政府也不容易"、"这样做没用"、"这样会把社会搞乱"之类的看法。

可是,这个世界早就告诉了我们,自由与幸福都不是凭空飞来的,更不是心灵鸡汤带来的。很多年前,龙应台就提出了"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的质问,可是,如今 一些人却试图告诉你,这个世界的所有丑恶,还有你的各种悲观不满,都是你自己的心态有问题——哪怕,你连基本的呼吸新鲜空气的权利都失去了。

有 人据此称于丹是"心灵恐怖分子",称心灵鸡汤为"心灵砒霜",绝不为过。就像于丹将《论语》中"民无信不立"的"信"曲解为信仰,然后提出"哪怕没饭吃, 信仰也能让你强大"的论调一样,这次的雾霾版鸡汤同样充斥着浓郁的奴性味道,希望大家一边戴着口罩艰难呼吸,一边在雾霾中寻找幸福,就算找不到幸福,也别 埋怨政府的不作为。

这种逻辑与"雾霾是对美国激光武器的最好防御"一说同样荒谬,都是不折不扣的精神胜利法。

这种荒谬曾经在极端年代里屡屡发生,无视现实、无视科学,更无视良知。比如大跃进时代嚷嚷只要肯干就能亩产万斤甚至几十万斤,"文革"集体癫狂时有"毛主席 思想治好神经病"的"奇迹",这些如今看来已成笑话的沉痛历史,其隐含的思维其实距离我们并不遥远,甚至成为巨大的阴影。

所以,警惕心灵鸡汤吧,它的美好和煽情背后从来都少不了政治化需要。那种陈腐的价值观,也与现代公民意识完全相悖。在雾霾面前,我们需要的是状告环保局、要求其履行治理大气污染职责的石家庄市民李贵欣,而不是鸡汤。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我不是喷子,但我也不做烂好人!
评论43
荣耀粉丝12011015  LV8  发表于 2016-11-23 09:23 属地未知 来自:EVA-AL10
这个你说的不对,这正是华为自以为的负责任的表现。
   发表于 2016-11-23 09:24 属地未知 来自:EVA-AL10
LaGogo_ 发表于 2016-11-23 09:22
哈哈,干嘛这么着急啊,过半个月都有了。

这跟急不急没有关系,他就是不推送手机我也会照样用,大不了用够了再换别的,关键是华为需要为自己的过错承担责任,而不是在这里耍无赖扯皮
   发表于 2016-11-23 09:27 属地未知 来自:EVA-AL10
本帖最后由 huafans0118875315 于 2016-11-23 09:28 编辑

回复 4 楼:请问不守时是负责任吗?请问发布时间模棱两可是负责任吗?他哪怕是发个帖子为昨天的不守时道个歉,我想大家也是可以理解的,况且昨天还在一个劲地删帖掩饰自己,然后又在这里放个噱头来戏耍大众。他即使不发布更新也没关系,既然要做就要把细节做好,不然不如不做。
   发表于 2016-11-23 09:28 属地未知 来自:EVA-AL00
反正不论如何都有人喷
   发表于 2016-11-23 09:30 属地未知 来自:EVA-AL10
吐泡泡的飞鱼 发表于 2016-11-23 09:26
粉粉你好,您的心情我很能理解,请耐心等候下,新版本需要一定时间的推送,今天会有一万个名额,粉粉可以多 ...

我现在关心的不是推送,而在于做法,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这个所谓的体验版,关键在于你华为要敢于堂堂正正地做事才好
   发表于 2016-11-23 09:35 属地未知 来自:EVA-AL10
本帖最后由 huafans0118875315 于 2016-11-23 09:38 编辑

在此送大家段文字:面对雾霾,于丹选择了她最擅长的心灵鸡汤,她告诉大家,可以"关上门窗,尽量不让雾霾进到家里;打开空气净化器,尽量不让雾霾进到肺里;如果这都没用了,就只有凭自己的精神防护,不让雾霾进到心里"。

这种"不管世界多丑恶,我坚持心里美"的腔调,是最常见的心灵鸡汤模式。在这个模式里,有走心的小清新,有所谓的正能量,貌似很有哲理。

与以往一样,一些没有逻辑、没有常识的人沉溺在"正能量"里无法自拔,抱着在排泄物里挑饭粒的态度,于雾霾中探索"人生的真谛"。

好在清醒的人越来越多了,它体现在吐槽的数量上。这两年来,于丹闹了不少笑话,解读《论语》的大量硬伤自不必说,把《九阳真经》里的话安排给张大千更是搞 笑,从此留下了"张大千,字无忌"的"典故"。针对于丹的吐槽也越来越多,或尖锐,或喜感,共同特点是都比心灵鸡汤更有逻辑。

面对雾霾版的心灵鸡汤,李承鹏说于丹"浑身正能量,满血是鸡汤"。还有人以于丹的鸡汤式逻辑进行推断,表示"就算你强奸了我的身体,也强奸不了我的精神,污损我纯洁的心灵",并得出"福慧双修,境界超卓,天上地下,唯你独贱"的结论,这比喻和结论都属话糙理不糙。

不过,在所有的吐槽里,我最喜欢王晓渔先生的说法:"于丹是升级版的雷锋,两位都是精神原子弹,起到精神维稳的作用……按照于丹的逻辑,对雾霾的抱怨、对这个时代的不满,都是因为你的内心不够平和,你的修养不够深入,你的灵魂不够开阔。"

王晓渔先生的说法并不新鲜,早在几年前,就有人认为于丹的解读《论语》之所以吃香,是因为其隐含的政治化需要。于丹的心灵鸡汤,打着"感恩"、"知足"旗 号,本质却是让人麻木,并抹杀是非,它与鸡汤文中常见的"凡事在自己身上找问题"、"活着要感恩"等说法一脉相承。如果继续深究,则可以与"坏事变好事" 这一当下流行的行事风格挂钩。

所谓"坏事变好事",已经成为一种官场生态。工作中出了纰漏,就组织大家积极总结,甚至借机树 典型,表示在这次失误中,某某同志头脑清醒、身先士卒,避免了更大损失。若是逢了灾难,更会成为大好机会,甚至成为掩饰矛盾和问题的工具。这种积弊体现在 民间,往往就以"感恩"、"知足"的形态出现,成为一针麻醉剂。

我极度反感心灵鸡汤,原因正在于此。受心灵鸡汤荼毒的人们,往往笃信于丹一向推崇的忍让、感恩和逆来顺受,甚至会对各种抗争行为、维权行为表示不满,提出"政府也不容易"、"这样做没用"、"这样会把社会搞乱"之类的看法。

可是,这个世界早就告诉了我们,自由与幸福都不是凭空飞来的,更不是心灵鸡汤带来的。很多年前,龙应台就提出了"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的质问,可是,如今 一些人却试图告诉你,这个世界的所有丑恶,还有你的各种悲观不满,都是你自己的心态有问题——哪怕,你连基本的呼吸新鲜空气的权利都失去了。

有 人据此称于丹是"心灵恐怖分子",称心灵鸡汤为"心灵砒霜",绝不为过。就像于丹将《论语》中"民无信不立"的"信"曲解为信仰,然后提出"哪怕没饭吃, 信仰也能让你强大"的论调一样,这次的雾霾版鸡汤同样充斥着浓郁的奴性味道,希望大家一边戴着口罩艰难呼吸,一边在雾霾中寻找幸福,就算找不到幸福,也别 埋怨政府的不作为。

这种逻辑与"雾霾是对美国激光武器的最好防御"一说同样荒谬,都是不折不扣的精神胜利法。

这种荒谬曾经在极端年代里屡屡发生,无视现实、无视科学,更无视良知。比如大跃进时代嚷嚷只要肯干就能亩产万斤甚至几十万斤,"文革"集体癫狂时有"毛主席 思想治好神经病"的"奇迹",这些如今看来已成笑话的沉痛历史,其隐含的思维其实距离我们并不遥远,甚至成为巨大的阴影。

所以,警惕心灵鸡汤吧,它的美好和煽情背后从来都少不了政治化需要。那种陈腐的价值观,也与现代公民意识完全相悖。在雾霾面前,我们需要的是状告环保局、要求其履行治理大气污染职责的石家庄市民李贵欣,而不是鸡汤。
   发表于 2016-11-23 09:37 属地未知 来自:EVA-AL10
山有扶苏v 发表于 2016-11-23 09:28
反正不论如何都有人喷

送你一段文字,感觉对你有用:面对雾霾,于丹选择了她最擅长的心灵鸡汤,她告诉大家,可以"关上门窗,尽量不让雾霾进到家里;打开空气净化器,尽量不让雾霾进到肺里;如果这都没用了,就只有凭自己的精神防护,不让雾霾进到心里"。

这种"不管世界多丑恶,我坚持心里美"的腔调,是最常见的心灵鸡汤模式。在这个模式里,有走心的小清新,有所谓的正能量,貌似很有哲理。

与以往一样,一些没有逻辑、没有常识的人沉溺在"正能量"里无法自拔,抱着在排泄物里挑饭粒的态度,于雾霾中探索"人生的真谛"。

好在清醒的人越来越多了,它体现在吐槽的数量上。这两年来,于丹闹了不少笑话,解读《论语》的大量硬伤自不必说,把《九阳真经》里的话安排给张大千更是搞 笑,从此留下了"张大千,字无忌"的"典故"。针对于丹的吐槽也越来越多,或尖锐,或喜感,共同特点是都比心灵鸡汤更有逻辑。

面对雾霾版的心灵鸡汤,李承鹏说于丹"浑身正能量,满血是鸡汤"。还有人以于丹的鸡汤式逻辑进行推断,表示"就算你强奸了我的身体,也强奸不了我的精神,污损我纯洁的心灵",并得出"福慧双修,境界超卓,天上地下,唯你独贱"的结论,这比喻和结论都属话糙理不糙。

不过,在所有的吐槽里,我最喜欢王晓渔先生的说法:"于丹是升级版的雷锋,两位都是精神原子弹,起到精神维稳的作用……按照于丹的逻辑,对雾霾的抱怨、对这个时代的不满,都是因为你的内心不够平和,你的修养不够深入,你的灵魂不够开阔。"

王晓渔先生的说法并不新鲜,早在几年前,就有人认为于丹的解读《论语》之所以吃香,是因为其隐含的政治化需要。于丹的心灵鸡汤,打着"感恩"、"知足"旗 号,本质却是让人麻木,并抹杀是非,它与鸡汤文中常见的"凡事在自己身上找问题"、"活着要感恩"等说法一脉相承。如果继续深究,则可以与"坏事变好事" 这一当下流行的行事风格挂钩。

所谓"坏事变好事",已经成为一种官场生态。工作中出了纰漏,就组织大家积极总结,甚至借机树 典型,表示在这次失误中,某某同志头脑清醒、身先士卒,避免了更大损失。若是逢了灾难,更会成为大好机会,甚至成为掩饰矛盾和问题的工具。这种积弊体现在 民间,往往就以"感恩"、"知足"的形态出现,成为一针麻醉剂。

我极度反感心灵鸡汤,原因正在于此。受心灵鸡汤荼毒的人们,往往笃信于丹一向推崇的忍让、感恩和逆来顺受,甚至会对各种抗争行为、维权行为表示不满,提出"政府也不容易"、"这样做没用"、"这样会把社会搞乱"之类的看法。

可是,这个世界早就告诉了我们,自由与幸福都不是凭空飞来的,更不是心灵鸡汤带来的。很多年前,龙应台就提出了"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的质问,可是,如今 一些人却试图告诉你,这个世界的所有丑恶,还有你的各种悲观不满,都是你自己的心态有问题——哪怕,你连基本的呼吸新鲜空气的权利都失去了。

有 人据此称于丹是"心灵恐怖分子",称心灵鸡汤为"心灵砒霜",绝不为过。就像于丹将《论语》中"民无信不立"的"信"曲解为信仰,然后提出"哪怕没饭吃, 信仰也能让你强大"的论调一样,这次的雾霾版鸡汤同样充斥着浓郁的奴性味道,希望大家一边戴着口罩艰难呼吸,一边在雾霾中寻找幸福,就算找不到幸福,也别 埋怨政府的不作为。

这种逻辑与"雾霾是对美国激光武器的最好防御"一说同样荒谬,都是不折不扣的精神胜利法。

这种荒谬曾经在极端年代里屡屡发生,无视现实、无视科学,更无视良知。比如大跃进时代嚷嚷只要肯干就能亩产万斤甚至几十万斤,"文革"集体癫狂时有"毛主席 思想治好神经病"的"奇迹",这些如今看来已成笑话的沉痛历史,其隐含的思维其实距离我们并不遥远,甚至成为巨大的阴影。

所以,警惕心灵鸡汤吧,它的美好和煽情背后从来都少不了政治化需要。那种陈腐的价值观,也与现代公民意识完全相悖。在雾霾面前,我们需要的是状告环保局、要求其履行治理大气污染职责的石家庄市民李贵欣,而不是鸡汤。
   发表于 2016-11-23 09:42 属地未知 来自:EVA-AL10
lbbox盒子 发表于 2016-11-23 09:39
楼主心态放平和点 这么想就好了 昨天华为是准时推送了 但是我没抢到 反正今天还有 今天接着抢  心里也吃不 ...

回复 2 楼:回复 8 楼:送你一段文字,或许对你有用:面对雾霾,于丹选择了她最擅长的心灵鸡汤,她告诉大家,可以"关上门窗,尽量不让雾霾进到家里;打开空气净化器,尽量不让雾霾进到肺里;如果这都没用了,就只有凭自己的精神防护,不让雾霾进到心里"。

这种"不管世界多丑恶,我坚持心里美"的腔调,是最常见的心灵鸡汤模式。在这个模式里,有走心的小清新,有所谓的正能量,貌似很有哲理。

与以往一样,一些没有逻辑、没有常识的人沉溺在"正能量"里无法自拔,抱着在排泄物里挑饭粒的态度,于雾霾中探索"人生的真谛"。

好在清醒的人越来越多了,它体现在吐槽的数量上。这两年来,于丹闹了不少笑话,解读《论语》的大量硬伤自不必说,把《九阳真经》里的话安排给张大千更是搞 笑,从此留下了"张大千,字无忌"的"典故"。针对于丹的吐槽也越来越多,或尖锐,或喜感,共同特点是都比心灵鸡汤更有逻辑。

面对雾霾版的心灵鸡汤,李承鹏说于丹"浑身正能量,满血是鸡汤"。还有人以于丹的鸡汤式逻辑进行推断,表示"就算你强奸了我的身体,也强奸不了我的精神,污损我纯洁的心灵",并得出"福慧双修,境界超卓,天上地下,唯你独贱"的结论,这比喻和结论都属话糙理不糙。

不过,在所有的吐槽里,我最喜欢王晓渔先生的说法:"于丹是升级版的雷锋,两位都是精神原子弹,起到精神维稳的作用……按照于丹的逻辑,对雾霾的抱怨、对这个时代的不满,都是因为你的内心不够平和,你的修养不够深入,你的灵魂不够开阔。"

王晓渔先生的说法并不新鲜,早在几年前,就有人认为于丹的解读《论语》之所以吃香,是因为其隐含的政治化需要。于丹的心灵鸡汤,打着"感恩"、"知足"旗 号,本质却是让人麻木,并抹杀是非,它与鸡汤文中常见的"凡事在自己身上找问题"、"活着要感恩"等说法一脉相承。如果继续深究,则可以与"坏事变好事" 这一当下流行的行事风格挂钩。

所谓"坏事变好事",已经成为一种官场生态。工作中出了纰漏,就组织大家积极总结,甚至借机树 典型,表示在这次失误中,某某同志头脑清醒、身先士卒,避免了更大损失。若是逢了灾难,更会成为大好机会,甚至成为掩饰矛盾和问题的工具。这种积弊体现在 民间,往往就以"感恩"、"知足"的形态出现,成为一针麻醉剂。

我极度反感心灵鸡汤,原因正在于此。受心灵鸡汤荼毒的人们,往往笃信于丹一向推崇的忍让、感恩和逆来顺受,甚至会对各种抗争行为、维权行为表示不满,提出"政府也不容易"、"这样做没用"、"这样会把社会搞乱"之类的看法。

可是,这个世界早就告诉了我们,自由与幸福都不是凭空飞来的,更不是心灵鸡汤带来的。很多年前,龙应台就提出了"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的质问,可是,如今 一些人却试图告诉你,这个世界的所有丑恶,还有你的各种悲观不满,都是你自己的心态有问题——哪怕,你连基本的呼吸新鲜空气的权利都失去了。

有 人据此称于丹是"心灵恐怖分子",称心灵鸡汤为"心灵砒霜",绝不为过。就像于丹将《论语》中"民无信不立"的"信"曲解为信仰,然后提出"哪怕没饭吃, 信仰也能让你强大"的论调一样,这次的雾霾版鸡汤同样充斥着浓郁的奴性味道,希望大家一边戴着口罩艰难呼吸,一边在雾霾中寻找幸福,就算找不到幸福,也别 埋怨政府的不作为。

这种逻辑与"雾霾是对美国激光武器的最好防御"一说同样荒谬,都是不折不扣的精神胜利法。

这种荒谬曾经在极端年代里屡屡发生,无视现实、无视科学,更无视良知。比如大跃进时代嚷嚷只要肯干就能亩产万斤甚至几十万斤,"文革"集体癫狂时有"毛主席 思想治好神经病"的"奇迹",这些如今看来已成笑话的沉痛历史,其隐含的思维其实距离我们并不遥远,甚至成为巨大的阴影。

所以,警惕心灵鸡汤吧,它的美好和煽情背后从来都少不了政治化需要。那种陈腐的价值观,也与现代公民意识完全相悖。在雾霾面前,我们需要的是状告环保局、要求其履行治理大气污染职责的石家庄市民李贵欣,而不是鸡汤。
   发表于 2016-11-23 09:49 属地未知 来自:EVA-AL10
人间肆月 发表于 2016-11-23 09:47
说了是内侧,你们自己错过内侧资格申请就不要怪别个,而且我的内侧,全部按时推送了,另外,内侧版bug还未 ...

内测就别与公测一起发布,说是内测公测的人也用了,发布时间也对不上,这些都体现不出华为这个龙头公司的严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简体中文 - China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