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曾想过 办公室里每天使用的打印机 是如何一步一步发展过来的 没有打印机的古代人 又是如何办公记录的 究竟如何使用打印机才是最便捷的 今天小E就带大家走进 打印机的前世今生
原始社会办公阶段
这个阶段的人们对于办公还没有什么概念。每天的工作主要围绕打猎和采集野果来展开,工作地点也比较随意,从山间小溪到原始森林,凡是能完成打猎或者采果KPI的地方就能发现我们的老祖先。
在这个阶段人们虽然对打印并没有强烈的需求,但为了方便做记录和统计,人们也开始学会用各种符号来标记数量和食物。
农业社会办公阶段
进入到了农业社会,人们开始逐渐对工作有了一个清晰的理解。社会上也开始出现了不同的职业划分,有日升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群体,也有了诸如记录历史的文职人员——史官群体。
要说农业社会里哪些人对于打印的需求最强烈,史官算得上数一数二了。然而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只能是人来充当打印机了。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编著的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字数累计达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都是人力一笔一划挥毫写出来的,其工作量不言而喻。毫不夸张地说,司马迁可谓是“西汉第一打印机”了。
漫长的农业社会里,“人力打印”也逐渐被新的技术所取代。如果说文字的发明让人类的智慧得以记录、传承和发展,每个人都可以踩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而印刷术的出现,让知识得以快速传播,极大提高了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发明于唐朝的雕版印刷术,在唐朝中后期已经广泛使用。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有明确日期记载的印刷品,便是1900年在敦煌千佛洞里发现一本由雕版印刷术印刷成的《金刚经》。再发展到后来,就是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而活字印刷术也堪称是“打印史”上一大飞跃。活字印刷术也与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现代社会办公阶段
进入到了现代社会办公阶段,人们对于办公的理解更加直观深刻,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分。
而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丰富,越来越多的内容、文化以文字为载体被记录和运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据处理能力的提升,打印机应运而生。
打印机也在这个阶段快速发展,从1968年第一台针式打印机OKI在日本诞生到1976发明第一台喷墨打印机再到1994年微压电打印技术的问世。短短二三十年,打印机技术突破的同时,也使得打印机进入了更多的办公室为人们服务。无论需要什么纸质资料都可以通过打印机实现而无需耗费过多人力。
(惠普的第一款产品化喷墨打印产品ThinkJet)
移动办公阶段
到了今天,人们工作办公更加追求高效和便捷。伴随着手机的不断更新进化,人们也开始有了移动办公的概念,无论身处哪里只要有手机在身就能轻松实现办公。
而这个阶段的打印机已经能够既小巧又性能强大,数据传输也从有线传输做到了无线传输。智能手机和打印机的组合无疑能让整个办公室的效率都大幅提高。如果你还停留在拿U盘拷数据拷进电脑后,再搬着电脑到打印机旁,再用数据线连接打印机进行打印的模式,而如今有一个更加快捷的方式——手机无线连接打印机即可完成打印动作!
注:转自华为EMU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