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版块 兴趣街区 其他 OB时闻--第三期 关原之战的战略与反思

OB时闻--第三期 关原之战的战略与反思

[复制帖子标题和链接]

10214

海飞丝book  LV10  发表于 2018-7-1 02:22:25 属地未知 来自:浏览器
本帖最后由 忘了就过 于 2018-7-14 14:06 编辑

HI,欢迎来到OB时闻,今天就不做书评和时评,做一期历史评论。本期话题是一场日本历史上的一场大战。这场大战是一场决定天下走向的战争,史称“关原合战”。发生于公元1600年,决战的双方是以德川家康为首的东军与以石田三成为首的西军,为了争夺天下的话语权,两军于关原展开决战。

OB时闻--第三期 关原之战的战略与反思
   
让我们把眼光投向两年前(1598年)。庆长3年(1598年)9月19日,在朝鲜战场失意的日本天下人丰臣秀吉,在伏见城落寞地离开人世,留下孤儿寡母掌管日本国政。位于关东的大大名、有着“狸猫”之称的德川家康因为在朝鲜战争中并未投入一兵一卒,故而在丰臣秀吉死后成为执政日本的实际天下人。一方面德川家康拉拢各地大名,一方面在政治上孤立丰臣家的影响力,因而遭到石田三成一派的不满。

庆长5年(1600年),德川家康借口位于会津、位列“五大老”之一的大名上杉景胜谋反,决定对其发动征伐,率领大军前往会津。在德川家康前脚刚离开,石田三成在大坂城召集毛利辉元、宇喜多秀家等大名,密谋讨伐德川家康,并一举攻下德川家康派兵据守的伏见城。德川家康在小山召开会议。德川家康在会议上向跟随己方出征的诸大名表示:
如今石田三成等叛贼占据了大坂城,秀赖公(丰臣秀赖)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家康我是太阁殿下的托孤之臣,不能弃秀赖公不顾,因而我会亲自率军讨伐叛军。诸位的家眷如今为石田三成所拘,皆因我而起,诸公可即行西去,则石田等人就会释放诸位家眷,至于我军,则可自行率军西去,讨伐石田三成。

众大名义愤填膺,一方面愤恨石田三成的无耻行径,一方面认为跟随德川家康讨伐石田三成是大义所在。以福岛正则为首的大名纷纷表示愿意跟随内府(德川家康的官职之称)大人西进讨伐石田三成。

OB时闻--第三期 关原之战的战略与反思
   
此时,西军为了扩大战略要地,分别在大津、近畿、畿内等地发动攻势。西军主力进攻方向投向伊势国,但由于当地守军抵抗激烈,因而迟迟攻不下来,让东军在短时间内赶到尾张。

814日,福岛正则率军赶到尾张,调动了尾张领地里所有的资源,对织田秀信的岐阜城(著名战国三雄之一的织田信长之孙)发动进攻。织田秀信面对福岛正则这个沙场老将犹如待捕的小鸡那般,很快东军攻下岐阜城,在尾浓地区站住阵脚,掌握进攻主动权。

914日,西军将领岛左近率小部队在杭濑川偷袭东军,消灭一部分东军,成功振奋己方士气,历史将这场前哨战称之为杭濑川之战。
   
庆长5年(1600年)9月15日,两军在关原布阵。西军方面,石田三成本阵设在笹尾山,小早川秀秋本阵设在松尾山,毛利秀元本阵设在南宫山。东军方面,德川家康本阵设在桃配山。西军呈鹤翼阵分布,东军呈被包围状。后世德国军事家米切尔略加分析、不假思索地说:西军必胜。当时他的学生给出了正确答案时,米切尔却想不通里中的道理。
   
8时,两军展开决战。在一片大雾弥漫的平原上,双方在嘶吼,在厮杀,为了荣誉,为了信念,为了复仇。大雾蕴含着血液的味道,让人不自然地觉得恶心。横尸遍野,血流成河。在这里可以看到战争的残酷,可以看到权力的残忍,可以看到道德的沦丧。

决战持续到11时,德川家康按捺不住,因为此战必须速战速决,若是战事继续下去,那么对己方的士气是一次不小的打击。而此时设阵在松尾山的小早川秀秋却犹豫不决,一方面石田三成给予了“秀赖未成年前,由秀秋担任关白之职”的好处,一方面德川家康给出了“若是作为内应,则把过去被剥夺的领地尽数归还给秀秋(插一句,在朝鲜蔚山之战时,小早川秀秋曾立过战功,但因为丰臣秀吉的忌惮,因此无功反而遭到惩罚,小早川秀秋对石田三成等文官派心怀怨恨,认为是秀吉听信了石田三成的谗言才导致自己的领地被削,值得一提的是,小早川秀秋被削的领地后来赐给了石田三成)。

在这样的利益权衡下,小早川秀秋处于中立的状态下,并没有对东西两军任何一方出兵。小早川秀秋的战略性意义是非常巨大的,只要他倒向任何一方,都会对那一方有着压倒性优势。此前,石田三成频频向松尾山发信号、派出使者,小早川秀秋却置之不理,很显然,小早川秀秋并不想过早地投入军力,他需要等待必胜的时机。
   
就在此时,东军的铁炮队(火枪队)摸到了松尾山山脚下,并对山上的小早川秀秋军开枪。小早川秀秋听到枪声后非常惊骇,问是何处的枪声,探马回报是东军方面对己方开枪。为什么德川家康会派出火枪队对松尾山开火?一般解释是让小早川秀秋害怕从而下定决心。

其实不然,小早川秀秋一直在审时度势,在等待出兵的时机,在时机未到之前,都不能算是必胜之局。一方面石田三成频频放烽火,催促小早川秀秋出兵,表达的意思仅仅是让秀秋尽快出兵加入战局,但在秀秋看来这是在说西军战力不支了。而东军向松尾山开火,在秀秋眼里便是若是你再不做出抉择,则我军便可消灭完西军再消灭你。在这样的”优劣之势“如此明显的情况下,小早川秀秋毅然向大谷吉継(西军)大营进攻,大谷吉継军经过半天作战,早已筋疲力尽,面对小早川的生力军,哪里能够抵抗得住,于是兵败如山倒,西军大败,落荒而逃,死的死,逃的逃。秋风下,关原之战,以西军落败的结果而落幕,一片殇然之情不觉弥漫在战场的各个角落。

OB时闻--第三期 关原之战的战略与反思
   
关原之战的成败,在于德川家康的决断与谋略。在小山会议上,他用怀柔的方式安抚诸大名,让其自由做出自己想要的结果;关原决战中,他用自己的决断向小早川秀秋表示了东军必胜的决心,使其做出抉择,临时倒戈。可以说,德川家康是整场战役的导演,让所有参与这场战役的所有者不由自主地参与到其中,成为其实现政治野心的工具,为后来篡夺丰臣政权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后世的人把小早川秀秋归于不义之人,还给他安了个“关原战神”的称号来讽刺他,小早川秀秋在历史上一直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但平心而论,小早川秀秋在双方打着“光复丰臣”的旗号下做出抉择本身并不是不义的行为,况且双方的参与者并不是纯粹的为了“丰臣家的正义”而战,都是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来参战。

从本质而言,小早川秀秋和他们一样,都是奔着自己的利益而来的,他只不过在合适的时候做出自己合适的选择罢了。尽管在关原之战上可以看到他是作为棋手的身份在下关原之战这盘大棋,但当他做出选择时,他便注定要沦为德川家康实现个人野心的棋子。时代造就悲剧,时势造就个人。

OB时闻--第三期 关原之战的战略与反思
   
克劳塞维茨(军事学家)曾说:
战争是政治的工具;战争必不可免地具有政治的的特性,……战争就其主要方面来说就是政治本身,政治在这里以剑代表,但并不因此就不再按照自己的规律进行思考了。

为了达成某种政治目的,牺牲巨大的代价以换取政治目的,这在人类历史上屡见不鲜。战争是一场负和博弈,即使有一方达到了其目的,但实际上是一次亏损巨大的博弈,没有任何一方是胜利者。那为什么需要用战争实现政治目的?是因为当任何和平博弈的条件不再存在、双方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时,战争才作为最后的底牌亮出。战争并不是实现政治目的的唯一手段,但比起其他政治手段,却又是简单粗暴的存在。这就是为什么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原因吧。

OB时闻--第三期 关原之战的战略与反思
   
当然,战争并不是纯粹的简单的暴力存在,它是一种战略性的艺术。在关原之战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德川家康以利诱贿赂对方,造成的结果是对方倒戈、消极作战,从而达成自己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政治目的。

有一个细点值得关注的是,德川家康的主力并未在关原战场上露面,真正在前线拼死作战的是丰臣系的大名联合军。可以说,德川家康是以四两拨千斤,不仅赢得了战争,还赢得了天下的归属权。但值得一提的是,德川家康也因此得到了应有的代价。因为主力部队是其他大名的联合军,因此在战后不得不考虑给获得战功的大名分封土地,也造成了幕藩体制,不能实现统一日本的政治理想,也为后世德川幕府倒台埋下了祸根。

OB时闻--第三期 关原之战的战略与反思
   
有得必有失,这是战略得到利益之余,也必然要获得的战略性代价。在日常的战略决策中,你是否也在困惑于得失而踌躇不前?你是否因为权衡利弊而错失良机?你是否因为判断错误而全局崩盘?战略并不只是高大上的存在,它是一种人们日常决策中必须用到的一种工具。我们总是希望战略达成目的,却又害怕战略得不到想要的结果,这是我们之所以犹豫不前的主要原因。

战略之所以是一种艺术,是因为它把所有的资源整合到一处,利用权衡使这些资源得到更好的配置。在配置资源时,为了达成某种目的,必须放弃某些利益以换取符合配置资源的条件。菜市场是最好的例子证明。在与商家做买卖时,我们总是希望用最少的钱买更多的资源,商家总是希望用最少的资源换取更多的钱。因此为了换取资源,我们不得不用更多的钱交换资源;为了获得金钱,商家不得不做出退让,用更低的价格交换金钱。在里中我们各种斡旋博弈,只为了那一点点目的。博弈的结果都是双方获得相对最好的收益。在博弈上称之为双赢博弈。

OB时闻--第三期 关原之战的战略与反思
   
使用好的战略,是当今现代人每一个人应该思考的问题。战略最好的结果是双赢,最差的结果是负和,但人们却总是陷入一种思维困局,企图换得最多的利益,不让对方有半分好处,这样的想法却理想当然。可天底下怎么会有这等好事?做出这样的决策,注定只能获得暂时的利益,长远的眼光看来,不仅丢掉了未来继续合作的可能,也丢掉了良知与信任。

本期的话题就到这里,在这里衷心希望花粉朋友们能形成自己的大局观和战略观,不为小利所动。关原之战虽说发生在小国日本,但其意义远大于其政治意义,希望各位在里中多加思考,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为形成自己的战略观打下坚实的基础。谢谢大家支持。

OB时闻--第三期 关原之战的战略与反思

评论4
荣耀粉丝18203843  LV10  发表于 2018-7-2 14:23 属地未知 来自:荣耀9
可以调整一下图片大小,一些名人名言可以引用,内容挺好的。
蟀丶蟀  LV10  发表于 2018-7-3 22:54 属地未知 来自:荣耀8
不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简体中文 - China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