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忘记过了 于 2018-8-14 13:10 编辑
我们如今正处于一个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上的信息量很多,以“爆炸”这个词已然不能形容信息量丰富的程度。我们在互联网上可以看到很多人发表自己的言论,对于某件事产生热议,在其中不少人对某件事或评论持褒评的评价,但也有不少人针对某件事持批评的态度。久而久之,互联网针对这两种态度产生了“赞”和“黑”这两个词,以这两个词分别代表褒评和批评,针对于“黑”,今天让我们探讨一下“黑”文化的内涵。
“黑”,原释义有6个:1.颜色2.黑暗 3.夜晚 4.非法5.坏的意思 6.姓氏。在这些含一种,以贬义居多,除去性别与颜色和黑暗,基本上“黑”代表的是负语义。那么演化到互联网的“黑”,其含义不仅代表批评,其含义也含有贬损之意,因此,在生活中,如果说“黑”一个人,其含义就是诋毁一个人的意思。当然,“黑”也有非法侵入的意思,源自于英文“hacker”,中文翻译为“黑客”,用于某人的设备或账号被非法侵入,具有不正当性。
“黑”文化生于互联网,普遍存在于互联网中。近年来,这一词开始在互联网迅速传播,我们可以看到在互联上到处充斥着“黑某人”,“黑某某企业”、“黑某某手机”等字样,人们不仅将其定义为“黑”,也为他们打造了一个全新的称号:喷子。可以看到这些所谓的喷子在各大社交平台与言论平台发表贬损他人的言论,极大地增加了各大平台的活跃度,使各大平台处于一种”百家争鸣“的场面,每一个人的思想在平台上被充分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这一过程中也不乏被官方屏蔽及删除言论甚至封号的现象,在保护平台言论健康方面,各大官方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也维护了其他网友的权利。
那么为什么存在“黑”文化?原因在于每一个人都希望表达自己的观点及其言论,在互联网时代,每一个人都能广泛接触到更宽广的言论平台,不再局限于自己所处的地域。同时,针对每一件事情及事物,每一个人都持有自己的观点,在统一平台上相遇,难免针锋相对。在这一过程中,人会因为自己的观点会尽力辩驳,不容许他人对自己的观点持相反的意见,同时为了维护自我言论的正当性,会竭尽所能为自己辩解。这就是为什么在一些争论得非常激烈的言论上人们会花很长时间为自己辩解,同时甚至不惜使用不雅语言侮辱对自己言论不利的一方。这样的结果就意味着官方会干涉这样的争论,会对那些与自己的利益相悖的言论进行查禁甚至封禁账号。
当然,进入现代以来,人们掌握到知识、文化日渐增加,对于互联网也有了一定的理解,因而即使自己被官方封禁了账号也会通过某种手段恢复或重新开设一个新的账号。这就带来一个全新的问题,喷子永远删除不干净,因为喷子总会开设新的账号继续“黑”官方或某人,这样的斗争无穷尽,正如“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浪”,官方只能雇用专业的管理人员对平台的24小时进行监督。人力的能力还是有限的,再加上人会与时俱进,因此,喷子是平台管理的一大难题,“黑”文化也只能一直存在。
“黑”文化真正难以治理的原因并不在于管理与治理的方式上,而是在于法律层面。每一个具有现代民主意义的国家都有一条明文规定:保障公民言论自由。在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不受他人限制。但这也带来一个治理的难题,因为如果存在危险言论及对社会造成极大的不良的影响的言论,那么很可能危害社会,但法律层面却又保障每一个人的言论自由,这就形成一个两难问题:到底是应该限制言论还是开放言论?作为一个民主性质国家,中国不可能限制他人的言论自由,所以为了保障他人的言论自由,在法律层面也设置了一条底线,只要不跨越底线的,都属于合法言论。关于界定合法与非法的界限,我国也为此做出了许多努力,充分保证了每一个人都能发表自己的言论的同时也保证了每一个人在发表言论的同时不受他人的侵害。对于“黑”文化,只要是法律允许及不违反平台规定的的情况下,都能在各个领域发表自己的批评意见。
关于“黑”文化,今天就聊到这里。“黑”文化至今也有许多争议,我希望每一位花粉朋友们能在论坛中多发表健康向上的言论,既能让论坛富有正能量,也让自己更加阳光向上。关于“黑”文化大家如果有什么意见及启发的,欢迎到下方留言,我们下次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