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版块 荣耀互联网服务 应用市场 汉语字典专业版 今天,听杜甫吹牛!

今天,听杜甫吹牛!

[复制帖子标题和链接]

1253

荣耀粉丝12511846  LV10  发表于 2018-11-22 23:26:56 属地未知 来自:浏览器
提起杜甫,一直都有个词儿困扰着我——窝囊。

因为很小的时候,凡遇老师讲杜甫,言必称其窝囊。

我想不通,堂堂诗圣,盛唐双子星之一,诗词界的Great!怎么可以用窝囊来形容呢?

北漂这些年,走过了些许路,也带着这些疑问,我终于还是多多少少懂得了这些。那看似无关紧要的经历,显得毫无意义,然却又必然历经。

知道了这些,懂得了这些,蓦然回首,原来正是这些让杜甫离我们很近很近……
今天,听杜甫吹牛!
01

今天,我们就从杜甫吹的一个牛开始吧——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这首诗节选自《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是杜甫在长安实在待不下去,准备离去时送给韦济的诗。

写这首诗目的是求援引,说白了就是想让韦济接济点。但虽是求人,可老杜却诗兴大发,洋洋洒洒的吹嘘了自己一番。

不信?你看——

杜甫:我还在很小的时候,皇帝就邀请我参加过开国大典。

(事实却是混了一辈子,才混到一个仓库管理员……)

杜甫:尔后,我先后读了万卷书籍,写起文章,一气呵成有如神助。

(这句我以前从来没想到,竟然是杜甫写来自己夸自己的!)

杜甫:我写的辞赋,估计也就杨雄勉强可以和我匹敌;我写的诗呢,可能也就和曹子建很相近吧。

(杨雄,西汉最伟大的辞赋家;曹子建即曹植,谢灵运曾吹牛,说天下才共有一旦,子健独占八斗,我占一斗,天下人共分一斗!而我们的杜甫比谢灵运牛多了~)

杜甫:李邕这个老头,很想见我一面,我没搭理他;王翰?他还想做我的邻居?

(这了不得啊!李邕是唐代著名文豪,大书法家;王翰大家应该都知道,《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

杜甫:我觉得我是一个超级猛人,一定很快就会在朝廷里占个好位置了!

(言下之意是:我这么牛,你还不赶紧来接济我一把,给个钱来花?)

杜甫:我要辅助当朝皇帝,让他成为尧舜之上;我要让这个乌烟瘴气的社会,变得淳朴有爱!

(这句就是杜甫的政治抱负,基本上他一辈子都是以此为模板奋斗的,可也就自己吹吹牛得了。)

我不知道韦济看完咱老杜写的这首诗之后是什么反应,但我知道的是,韦济始终都没搭理他。

今天,听杜甫吹牛!

02

其实,杜甫的这种狂,一部分源自他自己的性格和经历,另一部分是源自当时的社会风气。应该说的是,盛唐那个时代的人,都狂的没边!

因为自唐朝以来,魏晋时的九品中正制被废除,科举大兴,门第贵族逐渐没落,平民奋起,做官已经不再是独属于贵族的权利。

只要你诗文够好,只要是能考上进士,不管你是种地的还是卖菜的,都可以进入国家的权利中心。

所以那时候的文人都自信心膨胀到了极点。

以上几句话是当年历史老师讲的,有些话不说也不行。交代完背景,我们接着来说杜甫。

杜甫是官二代,爷爷是官,爸爸也是官。但是由于上面的背景介绍,所以其实杜甫的这个官二代在当时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实质的作用。

所以,他依旧和一名普通书生一样,开始了自己的北漂生涯,踏上了追求梦想的道路。

开元二十四年,杜甫二十五岁,他第一次参加进士考试,落榜。

然后开始了“齐赵之游”。期间认识了李邕,这老头觉得他诗写的好,于是老杜跟他混了好长时间。

但李邕却并未在政治上给他更多的帮助。

尔后认识了李白,那年李白四十三,杜甫三十二。然后老杜跟着偶像开始了“找仙人、采仙草、炼仙丹”的闲适之路。

李邕、李白,一政客一文豪,虽然都和杜甫玩的挺好,但却没有玩出前程。

转眼天宝六年了,经历十多年的沉淀,三十六岁的杜甫信心满满,此次进士舍我其谁?然而,他遇见了一个人,一个极其恶心却影响了他一生的人。
今天,听杜甫吹牛!
人生很漫长,但关键处只有几步。

纵观杜甫的一生,他其实有三次可以做官的机会。天宝六年这次科举,是第一次。

考试是中国的特色,不得不参加。本来参加这次考试杜甫是很有希望高中的,因为根据当时的史料来看,唐玄宗都已经知晓了他的才能,也十分欣赏他。

但他运气实在不好,当朝宰相是李林甫。这兄弟怕那些不懂事的读书人当官后,在殿前胡乱抨击自己,所以亲自去点选考生。而老杜正好是在这一批考生中。

李林甫的做法简单有效,但却十分恶心,他让所有考生都落了榜,从根上解决了问题,绝!

搞完了李林甫还在唐玄宗面前邀功,舔着脸说:恭喜陛下,这次考生一个都没中,说明野无遗贤啊,可喜可贺!

欺上瞒下,也没办法,唐玄宗那是皇帝,他才不会为老杜的事情多上心。

今天,听杜甫吹牛!

03

不要紧,还有两次机会,老杜你要再接再厉,争取一飞冲天。

四年后,机会来了!是金子总会发光,有才那是藏不住的。

老杜虽然运气不好,但咱实力雄厚,由于写诗写的太好了,唐玄宗给了他个机会,让他“参选序列”,就是按排名等候分配。

然而,主持这次排名的主考官,又是李林甫。毫无悬念,老杜当然还是落榜了。

你说考了两次,两次都遇到这个人,也怪恶心的,要是陶渊明估计早暴走了:老子不干了,回家种田去!

但老杜就是老杜,他还有理想,还有抱负!但考不上就是考不上,除了当官又没有别的出路,只能继续北漂,蛰伏。

但,北漂是很贵的!长安居,大不易!

没有经济来源的老杜,饱受经济问题的蹂躏,面对高昂的房价和米价,实在有些力不从心。怎么办?只能搬家了。

于是老杜从市中心一直往南搬,最后一直搬到了远郊区,少陵。还给自己起了个外号:少陵野老。

这相当于什么?我打个比方:

一位刚毕业的青年,怀揣着梦想意气风发到北京北漂,一边求职一边提升自己,结果努力了十来年,胡子长了一大把,头发越来越少,青年变成了中年。可却一事无成,工作没着落,钱也没赚到。

面对北京越来越高的房价,物价压力,只好一步一步往郊区搬,从三环一直搬到了河北。

于是,这位长满胡子又谢顶的北漂中年开始自称:河北野老。

这感觉,窝囊吗?还不够!

自写下《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这首诗之后,老杜再也吹不起牛了。他已经落魄到饥不择食,开始向达官显贵投赠诗篇,甚至连大奸臣杨国忠都不放过的地步了——

有儒愁饿死,早晚报平津。

——《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

这里的儒就老杜,而平津就是代指杨国忠。意思就是:我这个读书快要饿死了,麻烦大人您撰稿杨国忠大人赏我口饭吃,我一定好好报答您们……

窝囊吗?还不够,远着呢!


04

老杜第三次当官的机会来源于皇帝的可怜,皇帝实在是觉得他诗写的好,也看他实在是混的太差了,所以给了他个工作,让他去当“河西尉”。

这是个什么官?大致就是现在的县公安局局长,主要是管县衙捕快。

但是,落魄不堪的老杜却一脸傲娇,说:我不!

不做河西尉,凄凉为折腰。

为啥?因为嫌官太小了!那年他四十四岁,他觉得他还有力气,还有时间去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可转眼,老杜就接受了个更小的官职——右卫率府兵曹参军,职责是看管仓库钥匙。

我估计这个官职老杜觉得更适合他吧。

现在经常好多大学生抱怨惨,说学的生物回家种地;学电力工程的去换灯泡,学哲学的去帮老板泡茶……

可我们的老杜却更惨,你想啊,一个写诗的却成了仓库管理员,一个学文学的,却当了公司的保安!

不管怎么说,混了几十年总算还是混了个正式工作。

然而,刚找到工作的老杜准备回家报喜,可还没进家门就听见老婆在哭泣,原来待业了这么多年,家里早已无米下炊,自己的亲生儿子竟然被活活饿死了!

够了!实在太窝囊了!一个男人,不去工作,整天只知道写诗,老婆孩子都养不活!不是别人觉得他窝囊,而是自己觉得窝囊!

可就在如此窝囊的境地下,他却依然能含着血泪写下了那首《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
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
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
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
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

在贫病交加,食不果腹,儿子惨死的境地下,他心中牵挂的却是天下千千万万和他一样痛苦的百姓。

杜甫的伟大,正于此。他是窝囊的,却更是伟大的,只有当你读懂了他的窝囊,才能真正感受到他的伟大。

评论3
荣耀粉丝12511846  LV10  发表于 2018-11-23 23:10 属地未知 来自:浏览器

哈哈哈哈或或或或或或或或或或或或或或或或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简体中文 - China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