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至今已2000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更而演进成为今日多线风筝。传“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就指风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 公元1600年,东方的风筝(菱形)传到了欧洲。 本次V20成都同城花粉活动和风筝一起实在是美哉! 在这次自制风筝的活动中,除了我大家都变成了灵魂画手。
做风筝的过程大家都特别用心,我也很难用语言描述那种用心程度,所以就做了一些gif动图,由于是用pr做的,我在电脑上看感觉清晰度挺高的,手机上的话要发出来才行。 绚丽的蝴蝶主要来自一位川音的花粉同学,当然小组内的其他成员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做了许多的工作,只是我没拍到而已。
怎么样,够绚丽吧,你们说画得像不像?OK不OK? 改编的猫头鹰来自本小编的队伍,很抱歉的是由于之前拍照片和视频素材去了,并没有在画画上帮上忙,只是在最后的时候粘贴了风筝的骨架
接下来的是最强的战斗机,是本次风筝比赛过程中飞得最高的,同时也是个性元素最突出的,做这个风筝的队员是上一篇帖子中提到的花粉父子和另一位深资同城花粉,并非我们这些学生(本小编自愧不如)
看第二张gif图片,是不是飞得很高!而且在现场看到V20特别明显,不用手机放大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最后一组是来自两个家庭特别可爱的孩子做的,家长只是偶尔在帮忙而已,色彩做得特别好看, 可惜的是自制风筝比赛评奖的时候两个家庭都先离开了,没能评上奖。
风筝做好了当时是要放风筝啊!!!!!!!!!! 不多说,放图
放完风筝之后,对各小组的风筝进行了评奖,战斗机小组获得了 荣耀魔声耳机*1;猫头鹰和蝴蝶分别获得了华为运动手臂包,除此之外每位到场的花粉都获得了花士奇咖啡杯一个
本次的活动到这里就完美结束了。下面是聚餐时间:
强烈推荐距离成都大学大概一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叫 大厨小味 的饭店,里面的菜真的是好吃到爆,色香味俱全,最重要的是价格不贵,适合学生党平时来聚餐。店里点菜没有纸质菜单,所有的菜都在一个柜台上摆着,实体菜单!!!!
最让我难忘的是红烧肉(第二张)和排骨番茄汤的汤(没拍到),在成都的朋友一定要去尝一尝
小编工作做得不足,只能放上部分图片
在店里吃饭还有幸观赏到了川剧的精粹——变脸
白脸变黑只需一瞬间,仔细看,精彩不?
帖子不好的地方欢迎在评论下方指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