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年纪和我相仿的女孩,因为亲缘、伦理等得称呼我“舅舅”。 如果停下废弛了许久的记忆,仔细地扒,我也实在说不清是在一个什么时间,第一次听见这个称呼。止到最近,才开始慢慢的意会到,我是十分地抵制和抗拒,再次以这样的身份被唤起,感觉要承担万分重大的责任和义务似地。 生活的残酷,命运的抓弄,也或者是其他诸如此类天生不可选择的因素,迫使我,在一步步的走向一个用繁华、便捷、纸迷金醉等因素包裹起来的综合体,被常人称之为大都市的地方。 回顾过往的十年,我的脚步,在逐渐的加快,甚至可以用飞奔来形容。我所处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辐射力,在变动地增强,即是说,我用脚步踏过了这个国家的乡镇、县城、省辖市、省会城市。在常人看来,我在攀登人生的阶梯上,已渐趋近于定点。与此同时,在我的记忆里,我也在慢慢开始接触着曾经与我相熟、相近、相亲的人群。每当从一个小地方到另外一个大点的地方,我都会遇见生命中曾经亲近的人群,无论父辈、同辈,还是晚辈。因为,他们已经在自己所处的年代里完成了破茧成蝶。 谈起父辈,颇有太多的感和慨,痛和楚。且不去提及,也许某天自己也会步他们的后尘,在晚辈的生命中扮演他们在我生命中的角色。既然,尝试着破茧,怎有不留下环境给予自身的生命特征。同辈,相对而言,因为没有父辈所承担的沉重责任感的压迫,所以总是以宽容的心态,扮演着有点类似于旁观者的角色。不过,机缘巧合,我的性格中还绝对的富有迎合这种角色的因子。因而,与他们相处算得上是的异常的欢乐。谢谢他们在我生命出现转折时的宽容。即或是宽容,也是十分地让我平静。我难以承受父辈考量问题时参照的诸多因素,结果用质疑的目标,在同样转折时喊我驻足,要求按照他们的预设,开始享受现成的生活。谢谢他们的这种态度,给予我不断战胜自我的力量和信心,虽然有时候,这样会显得有点刻意违背你们的旨意,显得大逆不道。因为,我想一个人总要要试着去放飞自己的梦想,不管这个过程中会有怎样的困难,无论是世俗带来的、还是理想本身。晚辈,说实在的,队伍正在以加速度膨胀着,每次,踏上那片散发着乡土气息的地方,总会碰到一波波人,发出这样的声音:“快,喊叔叔!”“快,舅舅来了!”总是,被当做贡品,放在神龛上。时间久了,灵气,也就渐渐褪去了。因为,这是一个被生活追打着的小子,在用自己的智慧,改变着生活好像早已设计好的轨迹。过程中,总是会散发出阵阵莫名的哭泣,虽然,每一站都会有笑声,在心里透出。 话题回转,说说,晚辈中的这个小女孩。小女孩,开始频繁的进入我的视野,也可以说精神世界,还是最近的事情。18夏天,她高考,因为报考志愿的事,一天清晨,我被一阵电话声,唤醒,当然,电话是一个我称之为姐姐的人打来的。姐姐,在我妈妈的生命中,算是一个“编外”的女儿了吧,我心里总是这样认为。因为,每次她从县城回去老家,总是会去我家,像女儿那样,几乎每次都会给我妈妈带上一些衣食住用。常年在外的我,每次靠岸的时候,也总是被老妈拉去,没日没夜的聊着,我离开日子中的点点滴滴。喜怒哀乐,样样都有。而我也渐渐的从不耐听,到喜欢听。有时也会在晚上一个人睡下的时候,默默的,高兴和难过。话语中,每次总会出现这个姐姐的信息。当然,次数多了,也就会在心里,慢慢的拉近和她的距离。18夏天,再次回家的时候,我去了她家,应该是生平第二次去吧。第一次去的时候,还应该追到,上高中的时候。这次去,还是以往的用心去感悟生活中的点滴,平时言语不多,当然,大多时间里自己也并不善言辞。了解我的她们,平常也就不计较这些,总是给我充分的自由和选择。也因此,很享受,那段时间,与她们相处的点滴。这段时间,她总是会在吃饭的时候,聊起正在上班的她的女儿,看得出来,她是以一种幸福的口吻,来与他人分享她的宝贝。其实,关于她女儿的事情,我在过去,已经从姨妈和她的儿女口中,了解到不少。如果,要概括的话,语言恐怕难以胜任吧,总之,她的优点是数不胜数。因为,在这样一个年纪的女孩中,如她这般的,还真是不常有。举她上高中这段谈起吧,她的爸妈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总是会在正常上下班的时间,不在家,更不要说,为她准备饭菜。她自己会在放学回家后,为父母把饭做好。由此延伸到生活中她力所能及的事情,她也总是不要打扰自己的父母。相比来讲,另一个和她年纪相仿的称呼我“叔”的女孩,恰恰相反。也因此,她们父母总是在谈论着这两个女孩。我也慢慢的了解多了。 对于生活中,和我经历、性格、喜好等有共通的人,我在内心也总是会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当然,和这个女孩的亲近感,就更加强烈了。 前段时间,我陪她游转了这个城市中的山山水水,希望对她有所帮助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