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海飞丝book 于 2020-10-23 10:59 编辑
网络测速,相信大家都对此非常熟悉,每一次网络升级换代,都会有好奇的人使用五花八门的网络测速软件测试自己手里的设备的网络速度到底到达了怎样的程度,尤其是去年的今天,不少人拿着手机,在大商圈5G覆盖范围附近测试5G网络速度,惊喜地看着指针狂飙至最末处,欣喜之情跃然脸上。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市面上大多数测速软件都能给出比较准确的网络上传和下载的数据,部分软件甚至可以给出一定的网络故障诊断,但广告充斥界面、界面简陋、数据不精准、场景化单一、故障诊断不到位等等问题成为了人们在选择测速软件的困惑所在,再加上软件数量多,没有一款软件能脱离广告盈利模式,导致开发者不愿意继续开发投入,原本这一片前途无限的蓝海成为了希望破灭的死海。尽管网络测速软件目前来看没有一个稳定的盈利模式,随着场景多样化以后,相信网络测速软件能迎来一片光明。最近华为偷偷地上线了一款网络测速软件,名叫《一键测速》,不少小伙伴一定在屏幕前会表示这不是好久以前就已经存在了吗?这款软件已经做了全新的升级,增加了场景化和网络故障诊断的应用,而且界面变得更加整洁,可用性更高了。我使用了这款软件已经有一段时间,下面就让我来带大家了解一下这款测速软件的特点,方便大家理解为什么这款测速软件的应用方向会走向光明。
点击桌面“一键测速”APP,进入主界面以后,出现在眼前的就是测速界面。测速界面出现了科技感十足的地球自转设计,我特意拿某款时下流行的测速软件做外观对比,某测速软件相比起来略显逊色,单调古板的风格,虽说能直观地将所有项目显示在用户眼前,然而用户并不会在视觉体验上获得一丝美感。
界面的顶部显示当前网络模式和网络名称,在下方有一个“切换服务器”的按钮,需要切换网络节点的时候,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择服务器。服务器并不是传统的运营商服务节点,而是按照城市划分,简单来说,就是用户不需要在繁复的一堆节点中找一个网络质量良好的节点,方便用户使用。
选择好适合的服务器以后,就可以开始测速了。当指尖触动“测速”按钮的时候,底部的地球开始飞转至屏幕右侧,一栏网络测试的图表开始计算实时网络速度。通过连续计算,平均网速会在表格与图表上得到体现。上行速度为28.44Mbps,下行速度为628.46Mbps,延迟为19ms,抖动为8ms,丢包率为0%综合我此时在使用的网络是室内WIFI,带宽为600Mbps,得出的这一结果基本符合实际情况。
在户外测试网络,毫无疑问便是5G网络。我选择的套餐是500Mbps,测试后的结果基本在500Mbps左右徘徊。从测试结果来看,上行速度为13.59Mbps,下行速度为343.22Mbps,延迟为51ms,抖动为19ms,丢包率为0%,较为详细且简洁地将网络结果呈现在面前。
除了提供一份结果以外,结果的下方还有一个”诊断问题“的按钮,用以诊断目前网络故障问题。一般的测速软件虽然也会提供故障诊断功能,实际上仅仅提供一份方案参考,或者单一假设的场景提供故障分析,换句话来讲,没有准确的场景设定,诊断出来的问题只会是不相关联。一键测速软件提供了四个主要常见的场景,方便用户根据不同场景判断不同的故障问题。
为了方便阐述每一个不同场景发生不同问题的区别,我会从四个场景来分别描述每个场景。首先在室内WIFI条件下,经过15秒的检测以后,软件给出了一份较长的诊断数据以及一条简单的诊断结果。从数据来分析,当前WIFI条件下,信号强度为-91dbm(该数值越大越好,数值在-60dbm到-80dbm为正常值,-50dbm到-0dbm信号最好,-70dbm到-50dbm为良好,-70dbm及以下为较差),强度较弱,整体网络质量较好,建议如果某些软件存在问题的话稍候再试。
其次进行室外测试,我选择在一处空旷的位置进行测试,开启5G网络,经过15秒的检测以后,得出的结果与室内得出的结果有些出入。从数据分析来看,当前5G条件下,信号强度为-89dbm,强度较弱,适合一些常规游戏体验和视频观看。
后面两个场景属于小场景,有需要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进行测试。首先在公交车上进行测试,经过15秒检测以后,给出了一个比较中肯的结果,因为经过的路段多有信号覆盖较弱,故而这次给出来的结果也比较符合实际,信号强度为-81dbm,强度较弱。检测结果建议如果使用某些软件存在问题,请稍后再试。
最后在商场内进行测试,因为商场属于封闭性较强的场景,再加上高厚墙体,移动通讯信号穿透性被大大削弱,部分品牌的手机的信号会在商场内只能使用较差的网络。经过15秒的测试后,一键测速给出了较为合理的结果。该场景由于商场的特殊性,仅能使用4G网络,信号强度比较一般,-85dbm的信号强度严格意义上来说属于较弱的强度。
体验总结:华为推出的这款“一键测速”软件,无论是界面设计还是功能设计都恰到好处地能解决大部分用户的测速需求,相较于市面上常见的测速软件,该软件的稳定性和美观方面都更胜一筹。不过,基于场景化提供的检测网络问题的功能虽然能根据不同场景给出不一样的检测结果,更加精准更加敏感地面对复杂环境下的网络故障问题,但是如果该功能能智能识别出场景就更好了,而且目前该软件开发场景甚少,仅仅2个大场景和2个小场景,在面对更加多元化的场景时可能不能凸显出该软件的独特优势,希望后期开发的时候能根据更多复杂的场景进行深度开发,并且实现智能识别网络应用场景,这样的测速软件我相信它会更能应对不同用户提出的不同需求做出不同的反应。这次的体验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