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版块 兴趣街区 爱摄影 夕照里,高处正孤鸣

夕照里,高处正孤鸣

    [复制帖子标题和链接]

2.7万61

HONOR2203168610028  LV8  发表于 2024-3-30 09:36 安徽 来自:荣耀60 Pro
耀亿积分  LV8  发表于 2024-3-31 10:07 山东 来自:荣耀X10
荣耀粉丝215480626  LV8  发表于 2024-4-1 06:27 江苏 来自:荣耀50 5G
东海大帅比  LV8  发表于 2024-4-9 06:44 江西 来自:荣耀Magic6
Transferrna  LV8  发表于 2024-4-10 19:13 辽宁 来自:荣耀平板V8 Pro 12.1
第十期 樊锦诗捐款千万:生命如诗,无怨无悔

【关键词】家国情怀、无私奉献、坚守初心

【热点新闻】

5月4日,时逢北京大学125周年校庆日,“敦煌女儿”樊锦诗,作为校友回到北大,同时捐款一千万人民币,设立樊锦诗教育基金,用以支持北大的敦煌学研究。在捐赠会上,她说到“今天我捐赠的这点捐款,是我应该做的贡献。”声调不高,却字字平实恳切。六十年前,樊锦诗从北大历史学系考古专业毕业,启程前往西北大漠,自此开始为敦煌石窟文物事业奔走的大半生;六十年后,她仍然心系考古事业,捐赠所获多项奖项的奖金以及个人多年的积蓄,只为推动敦煌研究发展。她用满头华发,换来了敦煌的“容颜永驻”。这种淡薄名利,无私奉献的品质实属珍贵,令人敬佩不已。

本期听学就整理与家国情怀、无私奉献、初心与信仰等主题相关的作文素材文段,快来一起听听吧~

【适用主题一】适用于无私奉献、家国情怀等主题

“家国情怀”是作文中的高频主题,本案例从樊锦诗的事迹出发,通过论述莫高窟环境的艰苦以及樊锦诗在敦煌工作期间的种种成就,进而展现她“无私奉献,建设祖国”这一珍贵品质。

【素材用法点拨】

观点一:心系敦煌,建设祖国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志愿。”

1962年,樊锦诗大学毕业实习第一次来到敦煌莫高窟。她与敦煌的缘分自此展开。窟内衣袂飘举、光影交错的壁画令她魂牵梦萦、如痴如醉。毕业时,水土不服、体型瘦削的她不顾父亲的劝阻,毅然决然地奔赴敦煌,开启她一生的征程。

敦煌的美震撼人心,敦煌的苦却令人胆寒。

当时的敦煌仅是一个小镇,飞沙走石、黄沙漫天是家常便饭。小镇里也没有商店供给日常必须之物。樊锦诗只能住土房、睡土炕、吃杂粮、喝宕(dàng)泉河水……。衣食住行艰苦如此,工作环境也不容乐观。一根斜立在崖壁上插着树枝的木杆便是进洞做研究的必经之路,每次的左摇右晃都令她心惊胆颤。即便如此,她却对这一切甘之如饴,心无旁骛地投身于研究和守护敦煌壁画的事业中。将大半生奉献给这场文化苦旅。

樊锦诗与莫高窟相伴相守了58年。在这58年间,她和团队共同努力,促成了一系列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和法规的出台;研发了成套的风沙防治技术,大幅降低了风沙对石窟的危害;此外,经过30多年的探索,还建立了系统的“数字资源”资料库,使得敦煌艺术永葆魅力,走出莫高窟,实现了全球共享。当年荒芜衰落的大漠荒滩,如今已成为丝绸之路文明交流与融合最负盛名的历史见证地。

樊锦诗在浮华与喧嚣的尘世中,不惧艰难险阻,不被名利所累,始终如一地奉行着“守护敦煌,报效祖国”的原则,舍半生,给茫茫大漠。

“一条青丝一段情”,豆蔻年华之时,她将朝露般的年华献给了敦煌莫高窟,为保护国家文化遗产在大漠中苦候。如今虽已白发苍苍,她却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将所获的奖金及个人多年的积蓄悉数奉上,为祖国考古事业殚精竭虑。她完成了一场传奇,留下了一份馈赠。她是敦煌的女儿,更是吾辈的楷模。

在大漠深处守望,在岁月变迁中不移。她将青春融入大漠黄沙,将心血注入石壁之上。她用绵延的岁月铸就一生,在无私与热忱( chén)中成就一段历史。 

【适用主题二】适用于坚守初心、坚定信仰等主题

在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当代社会,“一生择一事,一事终一生”更显得难能可贵。本案例从樊锦诗的生活经历出发,主要描述她在莫高窟对初心的坚守以及对使命的担当;最后,引出人们关于人生意义的思考,升华主题。

【素材用法点拨】

观点二:淡泊名利,初心如磐

在生命的舞台上,总有一些人选择宁静淡泊,安于一隅,即使无波无澜,也能坚守着真实的自我。樊锦诗便是其中的典范。她生于北京,长于上海,在喧嚣的都市中,却不被浮华所迷惑。她坚定地选择了考古事业,这个看似平凡而辛苦的道路,却是她对历史和文化的执着追求。定居敦煌后,她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只为让敦煌文化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鲁迅先生曾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便是中国的脊梁”。而樊锦诗便是脊梁一般的存在。初到敦煌时,她克服了种种困难;新婚之后,她与心爱之人分隔两地,备受相思之苦,但她却从未动摇,始终牢记使命,不曾有片刻松懈。这种坚韧不拔,成就了她作为中国脊梁的崇高品质。

樊锦诗淡泊名利,以信仰之光照亮了前行的路途。她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追逐虚浮的功名利禄,而是在于心灵的深处,对信仰的坚守与追求。在纷繁浮华的当代社会,樊锦诗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她以敦煌为舞台,用无私奉献的心和对文化的热爱,默默耕耘,守望着那片沙漠中的瑰宝。她是为了守护历史的记忆,为了传承中华民族的精髓。她的精神也鼓舞着当代年轻人,在黑暗中坚守着信仰的人,即使是一星也能点亮黑夜。

【一起来聊聊】

同学们在了解樊锦诗的事迹之后,从她身上学到了哪些优良品质呢?是“心系社会,建设祖喂~俺个炊饼~马飞~~
Transferrna  LV8  发表于 2024-4-10 19:13 辽宁 来自:荣耀平板V8 Pro 12.1
HONOR2402116906299  LV8  发表于 2024-4-11 09:36 河南 来自:JEF-AN20
雨后的樱花  LV8  发表于 2024-4-12 16:52 河北 来自:荣耀X30i 5G
解烦忧 分区版主  发表于 2024-4-12 17:02 河北 来自:浏览器
天空真漂亮,美美哒
hei_cat  LV9  发表于 2024-4-14 08:35 广东 来自:荣耀Magic5 Pro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简体中文 - China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