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如果手机本身RAM很小而且CPU不给力,系统自然会很频繁的终止进程释放内存,这就使得许多小内存的手机用起来感觉一卡一卡的了。于是很多论坛都开始讨论怎么样使得全杀过后空闲内存更大、怎样禁止自动启动某些进程——结果空闲RAM确实大了,用起来反而更卡了——随便切换个程序(如看书的时候来了个电话)系统都要重新启动几乎所有相关的进程,怎么能反应不迟钝。
Android用RAM的方式,跟Windows、WM、Sybiam是两回事。在Android里,RAM被用满了是件好事。它意味着你可以快速打开之前打开的软件,回到之前的位置。所以Android很有效的使用RAM,很多用户看到他们的RAM满了,就认为拖慢了他们的手机。而实际上,退出后重启这些程序才真正拖慢了手机的响应。而且这些自动杀进程的软件本身是个时刻活跃的进程,它始终在后台保持活跃使得CPU难以消停,反而增加了耗电量。
这个问题最终我觉得应该埋怨程序员。许多国内的Android程序员编写的程序根本就没有对进程进行分类,总是试图将所有进程都保留在内存里(例如某著名手机浏览器)!这就使得这些程序即使放到后台了,它也不许系统对其进程进行释放。WM、Sybiam系统里的内存管理没有这么智能,于是习惯了这种方法的程序员以及用户就把这种内存管理方式和使用习惯用到了Android上。所以这里建议,对于很多国内软件,用完之后还是按一下退出吧,而对于规范化的程序,以及系统自带的那些程序(例如谷歌程序基本都没有退出),用过之后放后台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