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流动的死亡 于 2015-5-15 19:19 编辑
《智取威虎山》
从小说《林海雪原》到京剧《智取威虎山》再到这一部徐克版《智取威虎山3D》版,正是对那一段岁月的深刻记忆,才使人们一次次试图用自己的视野来了解那个时代所发生的故事。
电影最开始出现的是纽约的大都市场景,看的时候突然楞了一下,这和《智取威虎山》完全搭不上啊!画面继续进行,韩庚扮演的吉米和他看到屏幕上放映的京剧打虎上山时的深情,让观众隐隐约约感觉到故事可能和他有一些关系。
1946年八年抗战刚刚结束。内战在东北一触即发。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东北境内政治土匪活动猖獗,到1946年冬天,已经对民主改革形成致命威胁……《智取威虎山》讲述的就是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历史背景下,一只骁勇善战的小分队与在东北山林盘踞多年的数股土匪斗志斗勇的故事。
林更新扮演的部队首长203完全没有他以前那种呆萌小生的感觉,把那种沉稳、果断给演了出来。
电影刚开始便出现了第一次战斗,座山雕的势力大范围的扩张,土匪穿着共军的衣服到处打家劫舍,败坏人民政府的声誉,小分队对这一小伙土匪进行围剿,由于弹药奇缺,还是放跑了两个人。
这是一个父母都被土匪杀害的孩子—栓子,误以为小分队是土匪,对小分队格外痛恨,通过种种铺垫,突出了东北大形势的恶劣。
故事穿插着那段岁月的激荡和现在生活的安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吉米回家拿一幅画卷,看到这里心里不由开始猜测那个父母都被土匪杀害的孩子和他会不会有什么关系。
杨子荣第一次出现。
画面一转,来到座山雕的地盘威虎寨,种种画面体现出座山雕的实力强大。
为了对付座山雕,杨子荣提出孤身独上威虎寨,探听虚实,在上山的途中路遇猛虎,与猛虎激烈搏斗后将其杀死,用来体现杨子荣不仅有谋而且有勇,为后面在威虎寨上破解重重困难埋下伏笔,也有能杀死猛虎也能打败威虎寨的意思。
上了威虎寨之后面对座山雕的怀疑,一连串黑话切口,画面切换快速,气氛紧张,是我最喜欢的一段。
为了传递消息,杨子荣下山时趁机用出了”屎遁“,老八的这句话让我不禁大笑,让人在严肃的气氛中松了一口气。
座山雕始终对共军的出现怀疑,排了300土匪下山,这是电影中第二场战斗,在这场战斗中小分队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土匪落荒而逃,但也痛失战友,大家都下定决心反攻威虎寨。
出其不意的袭击打乱了土匪,在激烈的对战后取得了胜利。那一句”我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缴枪不杀“,我仿佛看见了土匪肆虐,动荡不安的局势结束,美好生活即将来临的曙光。
如果说电影中的三场战斗第一场是预热,第二场是升温,那么这第三场就是高潮,一步一步扣人心弦。
结尾处吉米对栓子叫爷爷,揭露出了一开始的猜测果然是真的,也暗示出除掉土匪之后东北人民生活幸福。
以为结束了的电影又出现了杨子荣与座山雕在飞机上的激斗,这是一个大彩蛋,也表达了徐克的恶趣味。
这一部《智取威虎山》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体现出了大时代下的小人物也能成为英雄,徐导的构思场景宏大,但粗狂中见精致,战斗画面精彩,让人激情澎湃,我认为这绝对是一部尊重电影,尊重技术,尊重美,尊重观众的好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