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版块 兴趣街区 爱数码 单词背后的故事——餐刀(knife)和红衣主教

单词背后的故事——餐刀(knife)和红衣主教

[复制帖子标题和链接]

35254

   发表于 2015-6-2 09:32:30 属地未知 来自:浏览器
还记得《三个火枪手》么?还记得里头的经典语录”all for one, one for all“么,还记得里头的那个绝对的权威——红衣主教黎希留么?真没想到他还居然改变了西方的用餐文化呢







也许你会问,为什么用餐刀子是圆头的呢?这要归功于法国政治家及红衣主教黎希留(Richelieu,1585-1642)。过去的餐用刀子都是尖头的。有一次宴会上,黎希留看见他的一位客人拿刀尖儿剔牙,他大为恼火,觉得伤了他的大雅,于是第二天就命令管家把所有的刀尖儿都给锉圆了。到了大约 1700年时,这种圆头儿的刀子开始普遍受到人们的欢迎,直到今天。{:7_190:}
  
Knife一词在古英语中写作cnif。

评论4
荣耀粉丝722506 设计达人  发表于 2015-6-2 12:06 属地未知 来自:浏览器
还有西装衣袖上纽扣的故事,与这个类似
   发表于 2015-6-2 14:18 属地未知 来自:浏览器
gates123 发表于 2015-6-2 12:06
还有西装衣袖上纽扣的故事,与这个类似

请分享,哈哈
荣耀粉丝722506 设计达人  发表于 2015-6-3 08:01 属地未知 来自:浏览器

拿破仑统治法国的时候,曾亲自率领法国军队越过阿尔卑斯山脉进入意大利作战,并取得了胜利。但当拿破仑检阅参战部队时,发现很多士兵的袖口很脏。

  原来,在翻越阿尔卑斯山时,由于山上气候寒冷,法军当时穿的衣服又很单薄,许多士兵因此被冻得感冒了,经常流稀鼻涕,又无东西可擦,只好抬起胳膊用袖口擦,所以把袖口部位弄得很脏。

  拿破仑治军历来十分严格。他觉得这样把袖口当手帕,将袖口弄得污渍斑斑,有损军威,便同军需官商量了一个解决的办法:在士兵袖沿向上的一边钉3颗铜钮扣。这样一来,当士兵再流鼻涕时,那3颗坚硬的铜钮扣使他们没法用袖口去擦,从而保持了衣袖的整洁。

  后来,拿破仑给士兵们发了手帕,同时也去掉了袖沿上的铜钮扣。一位掌管文件的军官却因此受到了启发,认为把钮扣钉到袖沿向下的一边,可以减轻袖口接触桌面时的磨损。于是,法国军官的袖口向下的一边袖沿上又都钉上了3颗钮扣。这个办法后来也传到了民间,一直沿用至今。这就是现在西服的袖子上其袖口部位一般都有3颗钮扣的来历。
   发表于 2015-6-3 09:14 属地未知 来自:浏览器
哦,原来还有这个典故和这个作用,谢谢分享啊!{:7_17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简体中文 - China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