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元源自日语,它的意思是“维度”。 所谓“三次元”指的是我们身处的现实世界,而“二次元”通常是对于“架空现实世界”的一种说法。最主要的体现,就是通过动画、漫画、游戏……等等形式塑造出一个属于亚文化圈子的虚拟世界。 喜欢并沉浸于二次元世界里的人大多是年轻人,以在校学生为主,但数量愈发庞大。据新浪微博数据中心的研究报告,2015年,微博上的核心二次元用户已经达到1400万,而泛二次元用户数量是1.1亿人。按照代际来讲,中国的80后差不多是第一代融入世界二次元潮流的一代人,随后,更年轻的一代,伴生着互联网,与二次元文化产生了更为亲昵的关系。他们不仅在线上观看和讨论漫画、动画,也经常在“三次元”的现实中聚会,发起cosplay表演。这些打扮怪异的年轻人,以前被主流世界看做异类,而现在,她们正在主导着一个庞大的产业的形成。无论漫画IP,动画工业,还是俨然已经成为二次元人群据点的A站和B站,都是创意产业中不容小觑的力量。 某种程度上说,这群爱好者的品位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主导互联网大潮的方向。 二次元照进现实 “我们二次元的人……”采访中,菌菌几次以这句话作为开头。 菌菌穿着一套海蓝色水手服,打算晚上去中国美术馆听一场南无乐队的演唱会。水手服是她花300多元从淘宝买来的,有大翻领、领结和短裙,是日本漫画里的常见款式。穿一身并不算太夸张的二次元服装,参加一个三次元世界的音乐活动,菌菌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在二次元圈子里,她是一个bilibili弹幕视频网(B站)用户,偶尔帮别人进行COSPLAY(角色扮演)拍摄,但更出名的身份是一名“唱见”,即在视频网站投稿翻唱作品的业余歌手。现在,她已经上传了100多首自己演唱的二次元同人音乐。 而在三次元现实世界,菌菌是一个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的大四学生。她住在学校的六人间宿舍里,床头除了一张易烊千玺海报和一个“撑同(撑同志反歧视)”标语之外,全部贴满COSPLAY海报。现在,她打算写一篇以二次元“萌文化”为主题的毕业论文。 对菌菌来说,二次元不仅仅是一个ACGN(动画Animation、漫画Comic、游戏Game、轻小说Novel)中的平面虚构世界,还是一个真实的圈子,一群跟她一样喜爱ACGN作品的朋友。他们拥有一套自己的话语体系,有独特价值观和理念,以宅、腐、呆、萌、燃、腹黑和毒舌为标签,已经形成一个固定的亚文化圈。这群人大多在视频弹幕网站A站、B站集结,一起发弹幕,听ACGN音乐,还常常出现在各种漫展活动中。据2015年新浪微博数据中心的研究报告,2015年,微博上的核心二次元用户已经达到1400万,而泛二次元用户数量是1.1亿人。 “我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大二那年,菌菌参加过一次COSER(玩COSPLAY的人)聚会。她梳双马尾,穿一件“很萌的水手服”,混在几十个色彩斑斓的COSER中间,并不显得醒目。一群人都是年轻学生,每个人头上都顶着五颜六色的“假毛”(假发),有人扮成《K》里面的滑板少年,有人是《银魂》里的坂田银时,闹哄哄地往对外经贸大学去。 他们激动又癫狂,一路喧哗,几乎吸引了所有路人的目光。但到了对外经贸大学操场,他们就像一滴水花——那里有2000多个COSER集结,远远看去,花花绿绿的一群。 虽然“宅”已经被公众默认为二次元爱好者的天然标签,但在某些时候,他们非常热衷于线下活动。菌菌和所有人一起互相“勾搭”、互相拍照,然后坐在草地上一起聊天。她听说,这是全北京规模最大的一次COSER聚会,“有一种仪式感,”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就像行为艺术。” 这样一群人自然引人注目,路人们都用一种“来自三次元”的眼神望向他们,而COSER们对此显然早已习惯。“看就看呗,无视,”菌菌说,“我觉得二次元的人最珍贵的一个品质就是非常自我。我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从来不会觉得别人影响到自己什么东西。” 从成为一个“二次元生物”之初,菌菌就感受到了次元壁造成的隔阂。高三那年,她喜欢上了一首配有COSPLAY古装服的古风歌曲,由来自杭州的男性COSER天水三千饰演女主角。菌菌对着那段视频“天天舔”,还把视频递给班主任看,“这女主角是个男的,你看美不美?”班主任看完,一脸**。 “可是我真的觉得很美啊。”菌菌认真地说。 很多人都不知道,菌菌之所以考到北京念大学,是因为喜欢上一个名叫“河童”的COSER。2010年,她在微博上发现河童COS了一首古风歌曲里的角色,歌很好听,她就这样“入了坑”,开始听大量古风歌曲,关注COSPLAY。没有同学朋友跟她有二次元方面的共同兴趣,她想,为了寻找圈子,一定要考到北京。 考上中国人民大学后,她第一时间加入了学校的“临界”动漫社团。当时的会费是每年20元,那一年,与她一起入社的学生有100多个——在这所大学的各种学生社团中,“临界”算得上是一个大型社团。这里聚集了很多学校里的二次元爱好者,定期举办各式活动:每周进行动漫放映,邀请漫画家前来讲座,组织一起去看漫展,周末在咖啡馆里玩桌游。 而就算是玩桌游这种听起来毫无二次元气质的活动,二次元和三次元人群玩起来的感觉也是完全不一样的——玩着玩着,一个二次元会突然大声地冒出一句只有他们才能听得懂的“行话”。比如某人发牌发移位了,有人会说:“因为今天的风有点喧嚣。”这是一句二次元台词,来自日本泡面番(一集3到6分钟的动画,相当于泡一杯方便面的时间)《男子高中的日常生活》。所有二次元都会因为这句话夸张地哈哈大笑,但一旁的普通人只会奇怪:笑点在哪?这群人有病吗? 现在,二次元世界就像一个拥有不同口音和方言、令普通人无法理解的特殊行政区域。一些著名的动漫台词在二次元人群中耳熟能详,成为他们交流和沟通的专属媒介。有很长一段时间,你可以在B站的弹幕里看到满屏的“祥瑞御免,家宅平安”(一旦有人说出这句话,在场的所有人都会复述一次以防被厄运波及);也会看到很多人发一长串难以理解的日语“無限大な夢のあとの何もない世の中じゃ”。这句话来自《数码宝贝》主题曲《Butterfly》,意思是“在无限延伸的梦想后面穿越冷酷无情的世界”。 很多人都认同,二次元就是一个天然排斥三次元的小圈子。以B站为例,只有正式会员才能解锁所有视频,而如果没有邀请码,任何人都只能在一小时内答满100道二次元题目并获得60分以上,才能取得正式会员资格。这一做法被网友评为“凶残”,搜索引擎上甚至能搜到“B站正式会员答题攻略”。 而这些排外的做法会反过来增加二次元用户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加入社团后,菌菌觉得自己找到了“组织”。“我们在一起很开心,二次元们都‘有病’,干什么都神叨叨的,我们有共同语言可以聊。”她说。他们的话题里绝不会混入政治、军事、文史哲或者娱乐星闻这些“奇怪的东西”。 对于菌菌来说,任何形式的二次元人群聚会都是可以接受的——有趣之处不在于活动本身,而在于大家的交流和互动方式:“就算只是呆呆地坐在草坪上,我们也会觉得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