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石展语 于 2016-5-25 01:25 编辑
行走在铁轨上的筑梦人
似乎很多人写的城市的末班车,都是公交车。有的末班车是九点的,有的末班车是凌晨十二点多一点的。也许你不知道,在末班公交车车清点入库时,这个城市的另一趟末班车正缓缓驶出。 凌晨01:00,随着一声汽笛长鸣,张海鑫驾驶着轨道车从柳州西综合网工区开往天窗工作点。一路上,他一边注意着路况,一边用对讲机和其他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原本还想问他一些专业问题,可他根本没能腾出时间来理会我,这一刻我才明白他们说的“认真的男人最帅”这句话。
张海鑫,男,柳州人,柳州供电段动力车间的一名轨道车司机。为了为了梦想到外地上学,本应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可最后回到故乡建设高铁。2012年入路工作后,2013年初,他就拿到了轨道的学习司机执照,正式加入一线生产,而这一年,也是整个南宁铁路局高铁建设的坚攻年,全局职工高铁开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知道奉献了多少个日日夜夜。
2013年7月,他们以施工介入的状态将高铁轨道车驶入鹿寨北综合工区,等到了工区看到的一切已经不能用“傻眼”来形容了,偌大一个高铁车站周围,怎么可以荒凉到如此地步!进工区的路是一条被工程车压出来的土路,泥泞不堪,整个工区就是一个大工地,除了一条能够勉强摆下他们轨道车的轨道,其他的一切都是施工状态。不仅如此,工区的周围都是一片片甘蔗地,鲜有的几户人家散落其中,他们的衣食住行都在轨道车上,艰巨的条件是他从未感受过的。
中午15:00,我还没起,已经闻到食堂的饭菜香了,还没走进厨房,已经听到他和潭西粗犷的嗓门声,“你有没有搞错,放这么多料酒,你没觉得很重的酒味吗?”“哎呀,不放点酒怎么去腥,只是不小心放多了一点嘛。”“那你起码多放点儿盐嘛,你看着汤里没有一点盐味!”“没有盐巴了,我把装盐的袋子都翻过来放水里滚了一滚,要不我把烧鸭的酱油放进去?”“不要不要,住手!不要抢我的鸭腿,买烧鸭的时候我就预定了!” 鹿寨北综合网工区离最近的中渡古镇也有7公里的路程,平时吃饭都是依靠网工区的厨娘每日做的两餐饭,但每周日厨娘休息日,吃饭成了他们最大的难事,而我,恰好遇上了这一天。他们一大早下班不休息,先去了镇上菜市买了一斤排骨和些许莲藕,用轨道车上唯一的炊具——电饭锅炖了一锅汤,还买了半只烧鸭和一些水果,构成了绝对“丰盛”的午餐。没有足够的调料,没有丰富的食材,却做出了他们四个当班司机那半年最难忘的晚餐。
下午17:00吃过午饭和他们简单收拾了一下,去检查整台车的线路,别人检查过的他都要一一校对一次,他拿着检车锤铛铛敲着车子各个部位的螺丝,有松动的用扳手一一拧紧。检查完距离晚饭时间还蛮早,他利用这些时间进行一些业务学习,毕竟还只是学习司机,他一刻都不敢松懈。 记得来之前,他的书记告诉我,他喜欢铁路,课余时间对铁路就很有研究,来了铁路后更是比别人多一分刻苦的学习业务,考副司机理论时,他是唯二的其中一个拿了双百分的职工,在司机实作考试更是拿了全段第一。 他的“房间”里,还有一些他写的文章,业余时间,他喜欢观察生活,体检生活,走走写写,所以,现在他经常帮党建做宣传也是在我的意料之内。
晚上21:30他和小伙伴们做了简单的分工后,按着轨道车出车前检查的作业标准逐项进行检查和试验,机车车辆状态、三项设备和安全防护备品、核对作业计划、库内调车编组等作业,四人分工,有条不紊。每次出车,他们都要提前做好准备。 检查完还有一些时间,四个大老爷们儿躺在轨道车平台上看星星,和我这个陌生的女孩儿聊起了天,潭西和我们说起他想结婚的想法,告诉我们他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海鑫说,他想自己驾车去西藏,带着他年轻的梦想;廖晶给他的家里打了个电话,我们在他的手机看看到了他宝宝的照片;阿海说,他想成为一个铁路上的摄影师,记录着铁路的生活……他们和我一样,有着美好愿望,也有着奋斗的动力。
深夜23:30,所有司机和接触网工开始集合开分工会,由工长介绍今天的工作内容,轨道车司机和接触网工协调,定好今天的线路。
凌晨00:50根据调度命令,天窗作业人员开始上车准备。一段时间以来,他和伙伴们配合已经愈发密切,默契的完成配合。旁边也有一个老师傅指导着,虽然对于张海鑫的理论和实作都很满意,但依然坚持在旁给予他们一些指点和提醒。这一辆辆城市的末班车,正在大家熟睡之际,驰骋在神州大地。
清晨06:00,作业车回到工区,工区厨娘来得早,给他们带了一些早餐,网工们下车后纷纷赶去吃早餐,然后赶紧休息。而他,让同事帮打好早餐,自己留下来检查一遍。 “我很荣幸成为高铁建设军中的一员,在衡柳线鹿寨北接触网工区轨司工作站工作的半年,见证着从综合网工区拔地而起到飞驰的动车从身边呼啸而过的衡柳线建设历史,让我这个初出社会的青年了解到一名铁路职工的神圣使命。” 2013年12月31日,是南宁铁路局开行管内动车的第一天,他带着好奇,坐上那趟首发列车感受广西的速度,在列车上听着周围的旅客激动的感叹动车出行多快多方便时,他多想自豪的站出来说一句:“我就是这条高速铁路的建设者!”,看着窗外一根根接触网支柱,他心里能默念出每一个隧道的名字,每一个工作的场景。 不久后,永福南网工区具备成立工作找的条件,他和同事又将轨道车开到了这里,成为永福南轨司工作站的第一位轨道车司机。他的职业赋予了他神圣的使命感,成为新线建设者让他的职业生涯得到了升华也让他在奋进中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