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版块 历史内容 历史内容 #不寻常辩论会#手机后置摄像头越多越好吗?

#不寻常辩论会#手机后置摄像头越多越好吗?

    [复制帖子标题和链接]

15.2万47

荣耀粉丝109699707  LV7  发表于 2019-3-28 16:48 属地未知 来自:荣耀8X
本帖最后由 一剪梅傲雪凌霜 于 2019-3-28 18:43 编辑

2.我选择反方观点,__________

首先我们要了解为什么增加摄像头:

高级的单摄像头手机拍照已经取得非常不错效果,但因微型摄像头的模块体积有限,无法实现光圈和焦距的物理变化,与专业的相机差距还是较大。虽不断的探索,仍无法突破。

最初的双摄手机利用软件算法处理双摄像头视差,扣去对焦的对象,同时对背景进行虚化。作用就是模拟专业相机大光圈的浅景深效果。广角+长焦的双摄方案通过在两颗不同焦距的镜头之间切换来实现双摄变焦。黑白+彩色的双摄方案通过像素合成来实现双摄变焦,它在拍摄时,两摄像头都会拍摄出图像,再通过算法合成为一张。它们明显提升了图像质量。

既然增加摄像头能够提高拍摄质量,那么摄像头是不是越多越好呢?

手机拍摄质量由摄像头的传感器参数和软件算法两个因素决定。摄像头越多在软件算法上会有很大帮助,这是导致手机摄像头数量多的原因,拍照算法很好的手机就是单摄像头也可以拍出好的照片,甚至也好于多数双摄甚至三摄手机。

多摄像头在拍照时可以搭载长焦、微距、景深效果等功能,它们可以通过软件算出来,这需要过硬的处理器才行。能不能兼顾多个摄像头的堆栈合成,这对图像处理器是一个考验;随着镜头数量的增加,拍出照片所需要的合成时间也会相应增长,那么快门有延迟的话,那就不是所见即所得了,毕竟抢镜头在于速度。

所以无论摄像头多少拍照的效果最终结果还要看硬件标准和软件算法。

那么有更多高标准的摄像头和更好的软件算法能否达到或超过专业相机呢?

诚然多摄的给手机带来了拍照能力的大提升,正取代一些入门级的可换镜头相机。

但是增加多摄的思维其实仍然延续着相机的思维模式,思路决定出路,必然受行业发展的桎梏。

专业相机的像素虽然低于手机的摄像头像素,它本身的体积决定了所搭载的感光元器件远远大于手机。手机配合再好的软件算法也是不能比的,再加上多摄手机没有相机级别的传感器和镜头,单靠增加摄像头合成获得的提升还是相当有限,而且其成本会大大增加,最终买单的还是消费者。

在远距离拍摄更细致的图像时,必然会选择专业相机,可以展现出层次感的虚化效果,更换镜头后还可以拍出不同的效果。手机大光圈虚化遇到远景却形同虚设,还有它的镜头是固定不可移动的,光圈和快门速度设置只是通过软件去模拟相机上的效果。相机使用光学变焦,当相机的镜头物理地向前移动,就可以放大照片的同时保持更多的细节而不降低质量。手机摄像头是使用软件进行放大,最终会使照片变得粗糙、模糊。拍摄快速运动物体时,专业相机上的高速自动对焦对于正常出片非常有帮助,手机是相形见绌。

手机电池的续航能力不足以支撑频繁的拍照和滚动视频,而旅行拍照是我们娱乐刚需,何况途中其他应用的使用会让它更是雪上加霜,何况多摄手机电池均是不可拆换的。随着手机像素的增加,每张照片的大小更是水涨船高,已被音、视频等信息占有大量的内存的存储空间更加捉襟见肘。

最终两机将会衍生出两种不同的发展路线,手机扎根于人无我有、人有我廉上做功夫,偏向智能化,强调方便的同时提升画质体验;相机则会在人有我优、人廉我专上做文章,偏向专业化和可操作性,如机械快门等。要想打印出好的拍摄作品,只能选择专业相机。

据上可见手机摄像头不会再增多,这条路已经遇到了瓶颈。

既然手机的摄像头不是越多越好,更多的摄像头和更好的算法也无法达到高端相机的水平,为什么厂家还趋之若鹜呢?还是你为了赢得一场辩论而歪曲事实。

既然厂家明知摄像头不是越多越好,为什么还如此不遗余力,总结起来有如下几个原因:

1.      宣传的需要。正所谓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专。为什么摄像头的多少成为手机厂家竞相追捧的对象,因为这样可以与其它厂家区分出来,在做广告,要在消费者心中占据信息位置。现在是一个产品同质化的年代,普遍堆参数是运作的手段,手机厂商开始在增加镜头来拉开彼此的差异。

2.      抢占市场的需要。通过多摄像头提升了成像效果,取代了入门级可换镜头相机在一般用户手中的位置,抢占中低端相机的市场。手机产业正是通过聚合功能来蚕食电话、BB机等的市场才逐渐做大的。

3.      微信、电商等APP晒图等活动也把多摄功能越炒越热了。现在又是一个自媒体时代,优质的图文并茂会增强媒体的传播力。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厂商是欲罢不能。

4.      拉动了非专业人士的拍照需求,促进手机的更新换代。专业相机操作复杂,没有经过专门学习的人一般是拍不出好的照片的。多摄手机改变了单摄的不足,小巧轻便,设置简单,随时随地就可以拍照,深受初学者青睐。

5.      厂家乐此不疲地炒作多摄,是因缺乏热点。商家的立身之道在于跟随战略,跟随行业标杆,领军企业在炒什么,照做就行,这叫沾光,也减少了广告投入。他们也知道摄影爱好者因方便也拥有了多摄手机,再深耕细作已经意义不大,可是苦无良方。如果华为折叠手机投入市场反响良好,厂家马上就会从多摄战场转身折叠战场,这是商战规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简体中文 - China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