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版块 兴趣街区 其他 0B时闻--第二期 《心流》解读

0B时闻--第二期 《心流》解读

[复制帖子标题和链接]

11440

海飞丝book  LV10  发表于 2018-6-29 00:49:55 属地未知 来自:浏览器
本帖最后由 忘了就过 于 2018-7-21 13:15 编辑

Hi,欢迎来到OB时闻,今天由我来解读《心流》这本书,用一期的话题来解读一本心理学名著。《心流》这本书是美国积极心理学开创者齐克森米哈赖的开山之作,于1990年出版,至今已被翻译成三十几种文字。今年,这本书的第三版已经出版,在各大书店出售,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购买阅读。

                      0B时闻--第二期 《心流》解读          
   
《心流》这本书的中文译本一开始并不叫《心流》,1993年,台湾就出版了由张定琦先生翻译的汉译本,名字叫《快乐,从心开始》,2009年中信出版社从台湾引进了张先生的译本,2011年重印,名字却改得很离谱,叫《当下的幸福》,于是,鉴于这一书名引起读者的抗议,于是第三版就把名字定为《心流:最佳体验心理学》,得到了读者们的一致认同。

0B时闻--第二期 《心流》解读
   
这本书讲的是什么?想要理解这本书,首先先抓住三个关键词:幸福、最优体验、精神熵
先来讲幸福。幸福是现代人追求的一个终极目标,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也相信有追求就能获得幸福,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呢?齐克森米哈赖把人类和动物做了比较,他说道:

“动物的技巧总是能配合实际的需要,因为他们的心灵只容纳环境中确实存在的,并与他们切身相关、靠直觉判断的资讯。饥饿的狮子只注意能帮助它猎到羚羊的资讯,吃饱的狮子注意力则完全注意在温暖的阳光上。动物中除了人以外,都不会自作自受,他们的进化程度还不足以感觉沮丧和绝望。”


   
稍微理解一下就是,人的神经系统太发达,以至于人获得许多除自身之外的资讯。但要知道,信息越多,感受得越多,人就越容易焦虑于资讯带来的信息。人的大脑的处理能力并不是万能的发达,它是具有相当的局限性的,因此处理焦虑对于人而言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人为什么喜欢以酒浇愁?就是因为通过麻痹自己的感知系统,让自己不去处理那些带来焦虑的信息,从而获得一时的放松,一醉方休。
   
当然,人不仅有“焦虑”的毛病,还有一个“无聊”的毛病。人要是手头没点事干,就会处入狂躁、抓耳挠腮、没事找事的状态,俗称“无聊到死”。大自然给人配置了这样的机制,是因为大自然只考虑到人的生存繁衍,至于快乐、幸福、心灵协调这些后来的问题却没有考虑到。

0B时闻--第二期 《心流》解读
   
讲了那么多,幸福到底是什么?幸福,就是人全身心投入一件事上面,达到忘我的状态,因此获得心灵的和谐。这与人的以往认知很不搭调,因为幸福不是获得大笔财富、家中藏娇上百、人人对自己顶礼膜拜吗?全身心做好一件事就能获得幸福,似乎成了一句玩笑话。那么下面就继续解读《心流.》对于幸福的定义,为大家探求出这个词真正的含义。
   
在解读幸福这一定义之前,首先请出一个全新的名词,这个名词是由物理名词“熵’推导出来的,结合精神二字合称”精神熵“。精神熵是指:每当资讯对意识的目标构成威胁,就会发生内在失序的现象。精神熵会导致自我解体,不能集中注意力实现目标,从而导致人事事受挫。但有反必有正,当一个人处于精神有序状态时,他就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实现目标,那么就把这一状态称之为“负熵”。

每一个人一生之中必然存在”精神熵“和”负熵“这两种状态的其中一种,任何一个人无法避免。那么要做到幸福,必然要很好地将此二者很好地均衡起来,既不能让”精神熵“破坏自己实现目标的计划,也要尽量使自己更好地处于”负熵“状态。
   
运用辩证法的方式将“精神熵“和”负熵“与幸福联系在一起,才能真正解读幸福的含义。当一个人的精神处于一种有序状态时,那么他就会把自己手头需要完成的目标所要顾及的各要素联系在一起,在此期间,他不可以也不可能分心关注与此目标无关的事,因为这会降低效率。

正因为完成一个目标不可能只有一个结果反馈,必然带来关于进度的反馈。成功地迈进一步,那么就会充满信心继续完成下一个目标;受到挫折,就会另辟蹊径,直到到达彼岸。正因为反馈,因而得到快感。举王者荣耀的例子,正因为有实时反馈,即使受挫,也会带来与众不同的快感,因而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沉迷王者荣耀的原因。

0B时闻--第二期 《心流》解读
   
用反馈与快感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过了一辈子为什么不幸福。有的人,富甲一方,家财万贯,但始终过不好一生,是因为金钱给的快感已经麻痹了感官神经,神经已经习以为常;有的人,有名望、有地位,但始终过不好一生,是因为地位名望已经丧失了反馈的功能,他已经不需要通过努力攀上高峰,因而丧失反馈的他得不到快感,最后只能落寞而终。
   
在《心流》中,齐克森米哈赖给出了他解决反馈的方案。他认为,人想要幸福,就必须建立实时反馈,并且这种反馈带来的快感不能产生厌性反应因为这会打消反馈带来的快感。换句话讲,人之所以幸福,就是实时反馈产生了良性互动,而且不会因为投入太多而生厌。

具体在工作中,乐于生产的工人之所以从事流水线工作不会感到累反而孜孜不倦,就是他在生产中不断产生反馈,利用这种反馈改进他的工作方法,因而在得到快感的同时获得进步。这也是我们作为客观者看不懂为什么某些工人非常乐于他从事的工作,尽管这一工作在我们眼里看起来非常枯燥。

0B时闻--第二期 《心流》解读
         
电子游戏,在传统的观念里被认为是“虚拟毒品”。和毒品一样,电子游戏建立了一种实时反馈,这种反馈体现在它把飘飘欲仙与快感绑定在一起,通过与游戏联系一起,建立反馈,因而人一旦玩上游戏就会不可自拔,少则玩上5个小时,多则数天甚至更久。

这其实给了我们一个提示,现实的残酷给人以一种不自在、不自然的感觉,让人自然性地逃避,转而栖身于幻想当中,通过麻痹自己而达到忘记现实。但现实依旧存在,人无法逃避,人必须积极进取,才能建立幸福。把幸福掌握在手中是本期话题的重点。

本话题希望各位花粉朋友们能认清自己的前途,建立实时反馈,在生活中能时时获得快感,虽手中没钱、没权、没势,但这一生也能活得自在而洒脱。本话题的最后诚意推荐大家阅读一下齐克森米哈赖先生的《心流》,更多的精彩尽在其中。感谢大家支持。

0B时闻--第二期 《心流》解读

蟀丶蟀  LV10  发表于 2018-7-3 22:54 属地未知 来自:荣耀8
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简体中文 - China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